第一节 战国争雄(1 / 1)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

广义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这是一个充满爆发力的时代。200多年间,在惨烈的诸候争霸中存活下来的精英,又经过了又一次更为残酷的洗牌。从复数变成单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个过程,是一次较量、碰撞、融合,淘出了铁血壮歌的英雄及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思想在淬炼,文明在向前。战火纷飞中,天下一统,大势初定。

历史关键词

由来

“战国”一词最早出自汉代刘向的《战国策》。

刘向叙录曰:“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哞争权,盖为战国。”

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战国时期诸侯间相互混战,社会非常不稳定。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战国初期尚有十几个国家,其中以齐、晋、楚、越四国的实力最强,有四分天下之势。

后来晋国内部,以智氏、范氏、中行氏和韩、赵、魏六家为主的“六卿”又互相兼并,范氏和中行氏倒下后,以智伯瑶为首的智氏,于前455年联合韩、魏两家合兵攻赵,把赵襄子围在晋阳,决汾水灌城。韩、魏突然和赵氏联合起来,于前453年消灭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土地。不久,三家又将晋王室的土地和人民,除曲沃(今山西闻喜县)、绛州(今山西翼城东南)外,也都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周威烈王册命魏、赵、韩三家列位诸侯,“战国七雄”格局成形。

在彼此间不断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在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战国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小国尚有周、宋、卫、中山、鲁、滕、邹、费等,后来都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与七雄相毗邻的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北面和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匈奴、仪渠,南面有巴蜀和闽、越。至秦统一,通过列国的兼并战争和自发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迁徙,这些少数民族多与中原民族融合,有些则保持了原有的民族风貌,部分如匈奴则与中原成对立姿态。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和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战国前期,“七雄”形成,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上。招贤举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

战国中期,是大战的时候,“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各国为了生存和扩大实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连横”。

战国后期,秦昭襄王用范睢为相,以“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加强了秦国的国力,成为战国时期第一强国。

政治制度

战国时,各诸侯国陆续形成国君之下将相分职、文武分权的中央官僚体制。

相,又称相邦、宰相,是百官之长。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秦国于武王二年(前309)开始设丞相一职,丞相中最尊贵者称相邦,最高武职初为大良造。到秦昭王时才设将军。楚国一直以今尹为最高官职,柱国或上柱国为地位稍次的最高武官。各国次一级的武官为尉,或称国尉、都尉。国君的秘书称御史,并有监察之任。郡县的设置更为普遍,逐渐形成以郡统县的格局。

在以前,官吏世袭、各有封地。战国中期开始,国君对各级官吏改为给以一定粮食作为俸禄,或赏给黄金、钱币。同时形成玺符制度,任免官吏以玺为凭,调动军队以兵符为据。从而将一切权力集中于国君之手。

县以下,有乡、里、聚的组织。乡有三老、廷掾,里有里正。聚是村落,其下有伍、什的编制,五家为一伍,有伍长,十家为一什,有什长。

战国初,各国变法进一步使法律系统化。魏国李悝所编《法经》,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盗法治偷窃,贼法治杀人。囚法和捕法是对盗贼侦查和逮捕的处理程序。杂法是对盗、贼以外犯罪的惩罚规定。具法是根据情况对犯罪予以减轻或加重处罚的规定。

秦国本来就有族诛之刑。商鞅变法,设连坐之法,更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

其它各国也竞相制定严刑酷法。如齐有烹、杀、酝、金刀等刑,楚国有戮、肢解、烹、贯耳、鞭,笞、刖、宫、梏、砾、灭家、夷宗、三族等刑,燕有截、刳腹、系狱、劓等刑。

生产技术

战国时,铁制农具已普遍用于生产中,便利于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有“五谷”、“六谷”或“九谷”等称谓。稷是小米,五谷之长,是北方人的主食。禾是粮食作物的统称,前人对于黍和稷的认识很不一致,麦有大麦和小麦之分,而小麦分为春小麦、冬小麦。春小麦是在春天播种,秋天收割,冬小麦在仲秋播种,孟夏收获。冬小麦在春秋时代得到推广,在战国时代得到普及。豆在战国之前被称作“菽”,有大菽与小菽之分。大豆(大菽)因其抗旱能力强,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可在春秋两季播种,成了人们的主食。麻也是古人的一种粮食。

土壤的肥沃与否与收成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战国时人们根据土壤不同的色泽、性质、和肥沃度有壤、埴、坟、垆、黎、涂泥等之分。壤有有黄白两种,坟也分黑白赤等。著于战国时代的《禹贡》曾对当时各地区的土壤情况作了描述,包括土壤大类型,田地的等级。在深耕除草的同时,农民们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作物进行种植。施肥技术提高,懂得用肥汁拌种,粪肥、绿肥和草木灰被普遍施用。在种植作物时,开始注意选择籽种,防治虫病,实行畦种法,播种疏密得宜,便于通风排涝,善于培根、除草、间苗和掌握农时季节。普遍推广一年两熟制,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年产量。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约合今41公斤),大、中、小丰收时可以达到六石、四石半、三石,小、中、大欠收时则只能打一石、七斗、三斗。农民平均每人每月需口粮一石半,五口之家一年食用九十石。则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

战国时,手工业大发展,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已经较好地掌握了高温**还原法的生铁冶铸技术,能锻打出用于剑身的高碳钢,铸铁柔化术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制作普遍使用熔铸、焊接、失蜡法和金银嵌错工艺,产生了在铜器表面涂金、鎏金和刻纹工艺,器型轻薄灵巧,花纹细致繁复,具有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已经能生产铅钡琉璃。漆器制造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所造漆器以木为胎,有黑、红、黄、蓝、紫、白等十多种颜色的漆,在器物上绘出各种光泽美丽的花纹,并发明了催干剂。有了结构和花纹都较复杂的织锦以及手工针编织物。出现了一些私营大手工业主,如鲁国煮监的猗顿,秦国巴地开采丹砂的寡妇清,赵国冶铁的郭纵等。

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战国时币种增多,流通数量加大。各国铜币的样式不同,齐、燕主要是刀形的刀币,三晋主要是铲形的布币,秦、周主要是圆形有孔的圜钱,楚国主要是形似贝壳的蚁鼻钱。金币有楚国压成方块的郢爰、陈爰。

科学发展

战国时,杰出的天文学家齐人甘德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有《天文》。他们发现五大行星中的荧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现象,测定金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长度,并定火星的值星周期为1﹒9年,木星为十二年,与现代科学测定极为相近。石申对二十八宿距度和其它一些恒星什宿度的测量,是早期恒星定量观测的重大成果。后人将两人的著作合称《甘石星经》。

战国时,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安排大致齐备,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秦朝实行颛顼历,以夏正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尾。

战国时的《墨经》中,有许多几何命题,如两条并行线之间等距、三点共一直线、同圆的半径相等、矩形四角皆为直角等。发明了计算工具算筹,用十根小棍摆成不同的形状来表示数字,进行计算,大大加快了计算的速度。此外,光学八条也是《墨经》的重要成就。《考工记》中有分数的简单运算法和特殊角度的概念与名称。《周髀算经》的成书可能在汉初,但它是先秦测量学的经验总结,其中使用了相当繁复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

力学知识在《墨经》中也有很好的阐述。指出力是人体所具有的使运动发生转移和变化的手段、杠杆平衡与两端的重量和力臂的长短都有关系、发现船的形体大小与其在水中下沉深浅有一定的均衡关系。

亮点人物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而是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之中最为流传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纵横家。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儒家强**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所有人不分阶层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又称“道德家”,以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这一学派创始人为墨翟,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力量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两个分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五、名家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六、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

七、纵横家

创始人:鬼谷子。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八、杂家

代表人物: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九、农家

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十、小说家

先秦九流十家之一,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十一、兵家

兵家主张运用武力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

大事件

变法图强

魏国李悝变法

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尽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

变法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封建官僚制度。按着“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削弱贵族特权,建立封建官僚制度。

2、推行尽地力之教。

3、实行平籴法。

4、作《法经》。

楚国吴起变法

吴起,卫国人,在卫国谋求发展不成,投奔鲁国,在曾参门下学习,因未回家奔母丧,曾子中断了师生关系。他曾杀妻求将。到魏后参与李悝变法。前383年,魏武侯时,吴起受魏相公叔排挤,离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裁减冗官,废除贵族的世卿世棣,明法审令,禁止私门请托,也日益强盛了起来。但楚国旧势力太强,楚悼王刚死,吴起就被乱箭射死。

变法内容:

1、明法申令:即制定一系列法律并公开宣布,对各级官府的命令严加审查,实行层层监督,以保证新法的贯彻执行。

2、收夺爵禄:凡是封君过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

3、裁减官吏:减少俸禄开支,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到训练军队上。

4、整顿吏治,堵塞私门: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义不计毁誉,一心为地主政权效力。

齐威王起用邹忌进行改革

魏惠王将国都迁至大梁,招徕士人,发展水利,对外用兵,图谋吞并以濮阳为都城的卫国,引起周围国家的不满。这时,齐威王任用邹忌等人进行改革,大力整顿政治,鼓励臣民进谏,制定法律,招抚流亡,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实力仅次于魏的大国。

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的桂陵之战和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的马陵之战,齐国以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用奇计打败了魏军。从此,齐国成为中原最强的国家。为了满足对人才的需求,齐宣王扩建位于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对前来稷下的学者,给予士大夫的优厚俸禄和舒适的生活待遇,让他们专心学术、培养弟子,促进了学术的进步和繁荣。

商鞅变法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为强大的国家。虽然后来商鞅被车裂,新法却并未废止。

主要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阡陌,是耕地的田界,原来每人有份田,都没有固定的田界,因为休耕地是大家的公田,耕地也常要重新划分。商鞅变法鼓励人民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生产,开阡陌,就是对人民扩大了的耕地,设立阡陌作为固定的田界,这就对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封疆,是天子、诸侯国境上及贵族采邑上或大田上的疆界,在疆界上聚土为封,封上又植树以为标志,称为封疆。开封疆,就是对当时贵族私有田宅设立的界划。

开阡陌封疆,就是破除旧的封疆阡陌,重新规划,不得私自移动。这样维持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奖励军功,凡是有军功的,均可以得到赐爵、赐地、赐官的奖赏。杀得敌人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的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庶子一人,可当五十石俸禄的官。

制定了军功二十等爵:公士、上造、簪象(又称谋人)、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按爵位高低授予种种特权、减刑、服饰、坟墓。严格禁止私斗,违犯的按轻重施刑。以此鼓励人们为国家作战,并产生了大批的自耕农和地主,形成了“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

3、重本抑末,奖励耕织。

当时把农业称为本业,是国富兵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

商鞅对努力经营农业的免除赋役,而对从事商业或怠惰以致交不起租税的,没收为官奴婢。这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为了增加税收,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规定家中有两个成年男子结婚后必须分家、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否则,多交纳赋税。在客观上促使了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封建经济的重要特征。

4、推行县制

秦孝公以前存在县一级行政机构,但不普遍。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万户以上县设令,不满万户的设长,俸禄由三万石到一千石不等,在县令、长以下设丞等,官吏领取国家俸禄,国君有权任免。这一套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封建国家机器的雏形。

5、颁布法律,实行连坐。

6、焚烧读书,申明法令。

7、迁都咸阳。

8、改革赋税制度。

9、革除戎狄风俗。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他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其服上褶下絝,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是骑射。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就要被别国兼并。

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

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可是“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只要能富国强兵,又何必拘于古人的旧法?”抱着以胡制胡、将西北少数民族纳入赵国版图的决心,赵武灵王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他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开始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

公子成等人见赵武灵王动了真格的,很不是滋味,就发扬了狗仔队的精神,四处散布谣言说:“赵武灵王早就看我们不顺眼了,他弄成这个样子是在故意羞辱我们。”很快,这“风声”就传到了赵武灵王耳朵里。听说后,赵武灵王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当着他们的面用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并严厉地说:“谁要是再大着胆子说阻挠变法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胸膛!”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妄加议论了。

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国民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从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起,赵国的国力就逐渐强大起来。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夺取林胡、楼烦之地,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达到今河套地区。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历来被传为佳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中原王朝的国君能走出视少数民族为“异类”的局限,并向他们学习,的确非常够胆识,很值得后人效仿。

合纵连横

齐国和秦国东西对峙,展开了争取其它诸侯国、孤立对方的斗争。而韩、魏、赵、楚、燕等国,则在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中摇摆。这时,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和公孙衍,他们分别连横(分化六国)和合纵(联合抗秦)。这种情况又被称为从衡:“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强大起来的秦国,不断地向东方扩张领土。周显王40年(前329年),魏人张仪来到秦国,向惠文君上连横之策,建议与魏、楚亲善。先在他们的配合下,进攻韩国的新城和宜阳,将军队开到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再回过头来攻取魏、楚的领土,迫使天下诸侯都西面事秦,完成称王的大业。

这一策略正中惠文君下怀,遂以张仪为客卿。张仪一再鼓动秦军攻打魏国,又将所夺土地还魏,迫使魏国首先事秦,纳上郡十五县予秦,对其它东方国家形成很大的威胁。张仪被任命为秦的国相。

周显王46年(前323年),魏将公孙衍行合纵之策,促使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为王,以联合抗秦。但不久,楚国就派兵伐魏,公孙衍的策略受到挫折。魏相惠施联合齐、楚的活动也遭到失败,被驱逐。魏惠王受到齐楚的打击,不得不于周显王47年(前322年)任用张仪为魏相,想联合秦韩之兵以伐齐楚。但张仪的真正意图,是要魏国首先事秦,而让其它诸侯国仿效。魏惠王没有听从张仪的意见,在齐、楚、燕、赵、韩等国的支持下,于前319年赶走张仪,以公孙衍为魏相。次年,公孙衍发动魏、楚、燕、赵、韩五国第一次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被秦击溃。

此后,秦不断进击三晋,又利用巴蜀互攻的机会,出兵占领了巴蜀全境,获得了一个富庶的后方基地。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燕王哙将王位让给国相子之。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齐宣王乘机派兵伐燕,五十余日,就攻取燕国全境。由于齐军大量杀戮平民,燕人起而反抗,齐军被迫撤退。但此事证明,齐国的力量仍相当强大。同时,齐与楚结盟,更加强了齐与秦抗衡的力量。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为了破坏楚、齐联盟,周赧王二年(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使楚与齐绝交。秦国派张仪入楚向楚怀王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时,张仪却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秦军在丹阳打败楚军,楚兵被杀80000人,楚将屈匄被俘,秦攻取楚国的汉中地六百里。张仪又说服韩、赵、燕与秦连横。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齐、韩、魏联合政楚,杀楚将唐昧。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楚怀王受骗往秦,被扣留,最后死于秦国。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元气大伤,自此一蹶不振。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成为秦国向东发展的新障碍。秦昭王为了打击赵国,派穰侯魏冉到齐,约齐愍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联合五国攻赵。游说家苏秦识破了秦的阴谋,劝告齐愍王放弃帝号,发动合纵,会合燕、韩、魏、赵等五国军队,于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联合攻秦,秦被迫割地给魏、赵以求和。此后,赵将赵奢、廉颇,赵相蔺相如一再粉碎了秦人的军事进攻和外交重压。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威势极盛,引起各国不安。秦趁机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

燕昭王自继位以来,奋发图强,以图雪耻复仇。周人苏秦和魏人乐毅受到重用。乐毅帮助燕昭王进行政治改革,使燕国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秦则作为间谍出使齐国,劝说齐愍王伐宋、攻楚,以削弱齐的力量。同时,二人又与赵、魏、楚等国约定,联合伐齐。周赧王31年(前284年),燕将乐毅率燕、赵、秦、魏、楚五国之兵,联合攻齐,一直攻破齐都临淄,夺其大部分疆土。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挺进东方、大展拳脚。

横扫六合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揭开了秦国统一战争的序幕。

楚国避秦军威势,迁都于陈。公元前271年,范雎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之策,即与远方国家结盟、集中力量先打败邻近的国家,再逐步兼并其它各国。秦昭王纳范雎之策,于前265年出兵伐韩,封闭上党郡与韩都城新郑的联系,虽迫使韩国将上党献给秦,但上党郡却转而依附赵国。秦王大为震怒,秦赵开战,赵派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

前260年,秦派大将王龁夺取上党,与廉颇在长平对峙。廉颇加固壁垒,以守为攻,打破了秦兵速战速决的计划,双方僵持达四月之久。秦用反间计,使赵国以年轻气盛且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长平赵军统帅。而秦国则秘密地换来大将白起。

赵括一到前线就主动出击,白起派出奇兵分割赵军,并将赵括包围起来。赵军被围断粮四十六天,杀人以食,军心大乱。赵括冒险突围,当场丧命,全军大败。白起将赵军降卒全部活埋,赵军前后共损失四十多万。长平之战是秦国跟中原最后一个强敌的决战,也是战国时最为惨烈的一次战争。至此,东方六国都已不再是秦国的对手。

战国时,周王室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也没有了,但仍在洛阳一带勉强维持。西周初年营建洛邑时,共修建了两座城。西边的十七里,叫王城;东边的小些,叫成周。战国时,由于王室内部争权和分封,先后出现了居于王城的西周公和以巩邑(今河南巩县)为都城的东周公,周天子寄居于东周公治下。周赧王59年(前256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负黍(今登封西南)二地,斩首四万。西周君联合诸侯军队出伊阙(今河南洛阳南)攻秦,以隔断秦与阳城的通道。秦昭王于是发兵攻西周,西周君不得不将其三十六邑全部献给秦,西周灭亡。同年,周赧王死去,作为天子之国的周朝不复存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相吕不韦带兵灭东周公。

秦自孝公时商鞅变法,中经惠王、武王、昭王,一百余年间,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统治。注重水利和农业生产,奖励军功,军队装备优良,又充分利用客卿为秦谋划作战,在诸侯国中越战越强,终于打败了东方各个强大的敌手,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年)而卒,秦庄襄王继位,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成为丞相。第二年,秦即率兵灭东周,取韩之成皋、荥阳,建三川郡。次年,秦军击赵伐韩,在上党设太原郡。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死,十三岁的秦王政继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军攻魏,夺其酸枣等二十城,设东郡,又于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粉碎了楚、赵、魏、韩等国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对秦的军事进攻,还用反间计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秦国面前,东方六国君主形同于秦的郡县长官。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嫪毒之乱,嬴政亲政。随即出动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旧势力,于前221年消灭最后一个诸候国齐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