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夏朝,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开始的。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约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夏朝都城位于安邑,即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但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直至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才从侧面揭示了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历史关键词
是否存在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对于夏代是否存在,有许多争议。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河南安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成为夏王朝存在的有力证据。
二里头遗址有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研究证明,它是一处早于郑州商城的具有都城规模的遗址,是公认的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
由于它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所以从发现至今,围绕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其中最大的悬念是:它是夏都还是商都西亳。“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
国家体制
夏奴隶制部落王国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一种摧垮力量。奴隶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国家形成之后,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他们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这种宗族关系,虽然沿袭了旧的氏族组织的遗制,但在实际上是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等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的。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关于夏代的社会性质问题,目前史学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可以肯定:当时存在着公社及所有制即井田制度。
《左传》中谈到“少康中兴”时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欢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这里说的“一成”,是《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说的“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的“成”。方里而井,一井就是一里,方十里为成的“成”,就是百井。《汉书·刑法志》又说:“殷商以兵定天下矣。……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虽然说的是殷周之制,但从 “成方十里”、“成十为终”作为区划土地的单位名称看来,可以肯定《左传》中“有田一成”的“成”,反映了夏代井田制的存在。所以,古代文献中也多认为井田之制“实始于禹”。
由《孟子·滕文公上》的“夏后氏五十而贡”看来,夏代农民可能在耕种自己的五十亩“份地”外,还要耕种五亩“共有地”,即如赵岐《孟子注》所说“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这就说明夏代公社中的大部分土地已经作为份地分配给公社成员,由其独立耕种;另一部分土地作为公社“共有地”,由公社成员共同耕种,将其收获物采取贡纳的形式,缴纳给公社酋长。
《尚书·禹贡》系后人所作,其中所记九州向国家贡纳的情形,虽然不能认为完全可靠,但其中说到:“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栗,五百里米”的随乡土所宜的贡纳制在夏代业已存在,应该是可能的。
法律制度
一、法制指导思想
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可概括为奉“天”罪罚。
奉“天”罪罚的法制观表现为:一方面统治者的统治依据来自于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行统治。
二、法制概况
《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奴隶制法典。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夏朝已初步形成奴隶制五刑,并有一些罪名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郑玄注《周礼》说:“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可见夏朝法律应数量较多、规定较细密、法制初具规模。
除了《禹刑》外,还有《政典》《甘誓》。《甘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
军队
夏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发明的专职征战的工具。
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征战由部落内部的青壮年男子负担。夏建立后,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并出现了国家机构,因此专职战斗的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见当时已有强大的军队。
经济技术
在夏代,农业文明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考古发现,在夏代已经有谷、稻、麦、菽、瓜等多种农产品。夏实行“五十而贡”的税收制度,各部落都要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政府纳税。
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夏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
畜牧业有一定发展。有一大批奴隶从事畜牧工作,还有一些专门从事畜牧业的氏族部落。马的饲养得到很大重视。
制陶业在夏代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极为重要的行业。
在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铜刀。夏代青铜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由于它铸造青铜的历史不长,所以青铜器制作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规范,所以它有点像陶器的样子。跟夏代出土的陶器一模一样,比较原始,没有花纹、有小圆点,刻画简单的线条。
夏朝人的工具以石器为主。二里头的车辙印证明,夏朝时已经出现了车,但还不能确认是人力车还是马车,因为车辙只有1米宽。
后裔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主要留在中原活动,还有两支分别向南、北方向迁移。桀带着不少夏氏族人员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今蒙古平原,与当地诸族融合,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即桀)子獯粥(另作獯鬻)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
郭沫若、胡厚宣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
夏桀灭后,商汤王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至今。
亮点人物
禹
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史记》说他名“文命”,《帝王世纪》说字“密”。“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但一般称作夏禹,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习惯。大禹,姓姒,号文命,山西人,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
传说禹的家世比较显赫,“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其父鲧治水无功,禹接替其父未竟的事业,继续治水。
大禹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
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禹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孔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意思是:我简直找不到他一点缺点。他自己饮食菲薄,然而祭祀的祭品却很丰富,这是致孝;平常他只穿粗恶的衣服,然而朝衣则讲究华美,这是恭敬群臣;他不注重自己的宫室,而尽力为农民办理沟洫水利,以利农田,这是厚爱百姓。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赐给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丰功伟绩。并将其封于今日的河南禹州一带。舜年老时,依据“禅让制”,在众人的一致推举下,禹成为部落联盟的新首领。
一、治水的传说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由于洪水为害,人们生存极其艰难。
尧时用鲧治水,9年无功。传说鲧偷了天帝的宝物“息壤”——是一块长生不止、能堆山成堤的宝土,鲧用它去堙塞洪水,但不见成效。从中可以推测,鲧治水患的方法很成问题。主要是用壅塞的办法,水无处可去,东堵西决,此堵彼溢,仍然为患。所以治水9年,“绩用弗成”。
禹受命治水,并有益和后稷作助手。他“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故“劳身焦思”,发愤治好水患。他走遍天下,“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撵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
禹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治水以疏导为主。他因势利导,“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把洪水导入长江、排入大海,终于有所归依。
黄河为害最甚,所以大禹治水时,在黄河上下得功夫最多。他上溯黄河源头,从积石山疏导到龙门,然后南到华阴,东折至砥柱(修三门峡水库时已炸掉),又至孟津等处。由于黄河上游地势高,到中下游平原地区时水势太急,容易成灾。故分其水势,开引渠道,最后输入渤海。
另外,《墨子·兼爱中》有禹“凿为龙门”的传说。说大禹治水之前,黄河没有龙门以下的河道,水蓄不泄,一片汪洋泽国。大禹凿龙门、发吕梁,将水引至下游,导入大海,才解除了水患。
二、禹王锁鲛井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理好黄河后,离开三门峡从嵩山向东行走。行至具茨山以东后,看到地势平坦的平原内到处都是洪水。调查后发现是水蛟巫支祁在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大禹在西王母跟前的庚辰、黄魔、大翳三员大将的帮助下,用西王母所赠的铁索将水蛟擒获并锁住,从而消除了淮河的水患。为了杜绝水患再度发生,大禹在阳翟(今禹州市)挖掘一处深井,将水蛟巫支祁锁在深井之中。
大禹将蛟龙锁到井中时约定:石柱开花时,蛟龙方可出井。据说在某一朝代,禹州的一位地方官到任后,对大禹锁蛟的传说很是怀疑,遂带领衙役们前往禹王锁蛟井察看。为了防止官帽掉入井中,这位官员便将官帽挂在井旁的石柱上,然后令衙役们向外拔铁索,他则站在井口观看井内动静。10余个衙役在拔铁索时,惊动了锁在井内的蛟龙。正在睡觉的蛟龙睁眼一看,发现井旁的石柱上有一个颜色鲜艳的东西,以为是石柱开花了,遂晃动身躯准备出井。一时间,井内水花四溅,地动山摇。这位“惹祸”的官员见此情景,知道事不妙,慌忙抱着自己的乌纱帽跑了。蛟龙再抬头时,却发现石柱上的“花”已不见了!这“倒霉”的龙空欢喜一场,只能郁闷地回到井中。于是乎,禹州避免了一场水患。
三、大禹的功绩
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让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禹还有组织的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苗族进行征伐,打败了苗军,势力范围扩展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舜死后,禹守孝三年,仍按传统的禅让制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于是,禹再即天子位。
禹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他还“南省方,济于江”,到南方巡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
九州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这也是中国被称为“九州”的原因。
禹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传说西部有个部族叫有扈氏,好战而不愿服夏。禹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终于臣服于夏。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部落。禹为加强对其统治,几次出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受到当地百姓尊敬和礼遇。他沿途向当地人询问习俗,鼓励农耕,告其农时,播种五谷,教育部族酋长们讲礼仪、知法度,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同时又宣布,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当时,古越部落酋长防风氏,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各地诸侯方深知禹的威仪,再也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大禹进贡称臣。
由于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部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他的儿子启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夏。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桀
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原名履癸,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夏代末年,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桀即位后不思改革,反而骄奢**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以至于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省禹县境内)。不久,汤设计使桀释放了自己。
桀善武,《史记·律书》夸张地说他“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贡的部落不断地减少。桀因此还常常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他在击败某个部落后,都会从中挑选出漂亮的女子带回宫当老婆。
就在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从有施氏得了一个战利品美女,叫妺喜。这对中国历史上最以经典的荒**夫妻档正式组合成功了,著名的“酒池肉林”就是他们的“杰作”。
据说这位妹喜有个非常别致的爱好:喜欢听撕绸缎的声音。为博美人一笑,桀特地找了些力气比较大的宫女,天天在妹喜耳边撕给她听。
当然,住的地方也得富丽堂皇,要不然配不上美人的天姿国色。琼室、象廊、瑶台、玉床,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东西都拿来享用。
可是为他们的“快乐”买单的却是勤劳的劳动人民。据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伊尹以唐尧、虞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发挥了为民众谋福利的人道主义精神,以人民公仆的身份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尔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很不高兴,对他这种多管闲事及胳膊肘向外拐的行为非常不满,一怒之下把他杀了。
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
桀日益失去人心,众叛亲离。
老百姓指着太阳诅咒他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
同时,四方的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商汤见时机成熟,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镇)。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夏军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后又被成汤追上俘获,放逐在此。长达500年的夏王朝结束。
后羿
史上留名的后羿有两位。一位生于尧帝(伊放勋)时代;一位生于夏朝时代,属有穷部落。
尧帝时代的后羿,善于射箭,传说中曾助尧帝射九日。
夏朝时代的后羿,是夏王朝第六任帝王,嫦娥的丈夫,又称“夷羿”。相传是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同尧帝时代的后羿一样,也善于射箭。
夷羿在位八年,他和杀他的寒浞为历史上少见的几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权者(寒浞为夏朝第七任帝,在位六十年)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一直虎视眈眈的后羿,正愁没有机会争权。眼见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又怎能不去赶紧抓住?于是,他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回来的时候,把他生生地拦在了对岸。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流亡。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在仲康在位期间,广罗党羽。仲康死后,又立仲康之子相为帝。两年后的公元前2145年,时机成熟,后羿罢黜相并将之放逐到斟灌(山东曹县),自立为王,为夏王朝第六任君王。
可这位后羿却显然不是个有心眼儿的主儿。明知道自己瞅了什么空子夺人家的权,却不知道吸取教训,好好守住这得来不易的大好江山。相反,他也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亲信寒浞。历史再一次重演,只不过他从主角沦了为了配角。在某次打猎回来时,寒浞派人把后羿给杀了。
这位后羿之所以能“名垂史册”,恐怕不是因为他这份让人啼笑皆非的糊涂,而是他有个著名的老婆:嫦娥。传说未称帝时的后羿,曾得到王母娘娘赐的一包长生不老药。但王母娘娘告诫后羿:不可现在食用,须等到荣登大宝后才可。嫦娥知道后,在后羿登宝的当天偷吃了药。结果就飘啊飘,飘到了月宫里,守着一棵寂寞的桂树成了清冷的神仙。
大事件
家天下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晚年又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禹成为部落联盟的共主之后,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为夏王朝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禹年老时,按“规矩”把王位禅让给辅佐自己治水并颇有才能的伯益。但启杀死伯益,压得王位。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反对。
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会。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使新生的专制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原始的民主推举制被强制取代。
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
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开始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湎康乐”的生活。启死之后,儿子太康继位,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
有了启夺权的先例,他的五个儿子也效仿老子,各凭本事夺取王位,最后太康胜出,成为夏王朝的第二任帝王。但这位二世祖却根本不会守住老爹辛苦打拼下的江山,政事不修,整日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把打猎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结果让勇猛善战的后羿钻了空子,取而代之,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
而后羿,也没在王位上坐得太久。他以跟太康同样的“自戕”方式,让寒浞给拉了下来、死于非命。寒浞夺得王位后,怕夏族再跟他争夺,就一定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 相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后来,相终于被寒浞杀了。那时候,相的妻子正怀着孕,被寒浞逼得没法从墙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儿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给姥姥家看牲口。后来听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那儿。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的少康,练了一身本领。他在有虞氏那里招收人马,开始有了自己的队伍。后来,又得到忠于夏朝的大臣、部落帮助,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
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抚恤招纳散亡的夏遗民旧部,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又纠集自己的亲信氏族及对寒浞不满的部族,合力消灭了寒浞及其余党,“整威仪东南行,求阳城夏王之故都”,葺宫室,修钧台,视九鼎,天下诸侯纷纷拥戴。夏帝太康失国数十年后,少康终于“坐钧台而朝诸侯”,重登天子之位,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灭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还没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们的弓箭很厉害。后来少康的儿子帝杼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做“甲”,战胜了夷族,夏的势力又得以向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