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明末清初,社会动**不安。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新型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了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面对危机四伏的社会现状,士大夫们奔走疾呼,一大批仁人志士反思明代弊政,对传统的政治思维和权力结构进行再认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以时代的眼光,重新诠释传统的政治模式。他们以人性中具有的自然属性为出发点,肯定私欲的合理性,重新解释政治活动的最高原则——公天下的实质。王、顾、黄三人被誉为“明未清初三大思想家”。
顾炎武生于公元1613年,即明万历41年,卒于1682年,即清康熙21年。顾炎武为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清之际,顾炎武曾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致力于学术研究。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顾炎武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他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黄宗羲生于公元1610,卒于1695。黄宗羲为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为万历年间的进士,天启中为御史,是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受酷刑而死。当时年仅19岁的黄宗羲进京讼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称叹他为“忠臣孤子”。黄宗羲以此声名大振。他积极投身抗清,曾于清军入关后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进行了数年之久的反清战争。后反清失败,黄宗羲返回家乡,闭门著述,面对清廷的屡次诏征不出。黄宗羲提出了“君已矣”和“君为天下之大害”的主张。在完全没有外来思想的影之下,他反对君主专制的理论,有着鲜明的资本阶级特色。
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的思想具有多方面的一致和相似性。首先,他们都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他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再者,三人在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应该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第三,三人都在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王夫之、顾炎武和黄宗羲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他们的思想主张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新生机,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人们被禁锢的思想,为社会的继续发展与前进提供了不少先进的、较有实现性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