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己不及人:你对孩子的宠爱,要先分清范围(1 / 1)

现在的熊孩子好像格外多。

我经常能从各种途径看到有关熊孩子的消息,熊的程度令人发指。我不免暗自思考:为什么现在的熊孩子比例如此之高?倘若不是基因自带——以我对当前基因学的微末了解,熊的基因大抵还是只存在于熊科类动物身上,我绝不相信中国孩童天生自带这种令人不快的基因——那么必然是有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发生。

某一日,我乘坐地铁下班,有一个小胖子从座位上站起,走到车厢中间的扶杆旁锻炼起身体来。他用手握住扶杆,以极快的速度做离心运动,气质酷似一枚陀螺。他的母亲——我认为那应该是他的母亲,因为她腿上放着一个书包——坐在那里笑眯眯地欣赏着她的孩子扮演陀螺。

我对扮演陀螺绝对没有任何偏见,这是人家的自由——我曾经在我女儿的要求下把秋裤套在头上扮演过一只耳——只是这个陀螺把自己甩起来后难免控制不住身体,我被他狠狠地撞了几下。他并不瘦,我又人近中年,腰不太好,对这种规模的冲击不太能扛住,挨了几下之后,只好皱着眉头躲到一边。就在我找到不至于被攻击到的地方站好后,我看到那个孩子的母亲狠狠地白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一种愤恨。以我的推测,那母亲心里大概想的是:你见过跳钢管舞这么好的孩子吗?就算他碰了你几下,你何德何能做出这么嫌弃的表情?!我的孩子轮也轮不到你来嫌弃!

除此之外,我实在无法参透这白眼的信息。倘若不想让别人生我的气,我应该好好地站在原地再被他撞上几下,直到他转晕,或者面带笑容地做出“请享受你的舞台吧”的表情后再离开那里。

那位母亲也许把她的孩子看成是世界钢管舞冉冉升起的新星。她这种感情我是理解的,谁看自己孩子不是一朵花呢?自己珍爱的花被人嫌弃,那定然是不太好受的。就比如我,我儿子三年级跳远跳了2.1米,50米随便一抬脚就跑了7.7秒,跳绳一分钟跳200多下,我认为他太牛了,今后搞不好能成为长得最帅的中国田径运动员。而我女儿什么都不会,天天致力于到处捣乱折腾,但我还是觉得她是一个仙女——仙女本来就应该除了魔法以外什么都不用会。

但我深知这些想法只能在自己脑子里过过瘾,倘若我要求别人也这么认为,并且要求人家拿出对待王俊凯和小仙女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孩子,甚至接受我的孩子做出一些破坏公共秩序之事,那我就很傻了——我没有那么傻,所以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们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

很多家长具有敝帚自珍的“美德”——“美德”二字我加了引号,是因为这个词被很多人专门用来形容一个人勤俭节约,但其实这个“敝”字并不是谦虚,这扫帚是真破烂儿,所以它在更多语境下可用来形容一个人心里对真正的好赖标准没有谱。某些家长将其更进一步,不但要“敝帚自珍”,还要“推己及人”——谁要不让推,他就生谁的气。

我在十一的时候带孩子出去玩,抱着我女儿在长达几百米的队伍中等车,时间太长,我女儿睡着了。我身边也有一位父亲抱着他儿子,后面站着孩子的妈妈。那孩子向他母亲啐唾沫玩,嘴角都是白沫子,他母亲摇着头笑嘻嘻地不时用手帮他擦着,以便他能顺利地啐出下一口。这种别人家的亲子游戏虽然怪是怪了点,但只要他没有啐到我脸上,或者不刮风,就跟我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可那男孩子啐得没了意思,无聊之下突然用手玩起我女儿的头发来。

在此,我首先非常坦诚地表达我的意见:一、我讨厌别人未经我或者我的孩子本人允许和我的孩子身体接触,即便那人也是孩子;二、我爱人是处女座,我妈也是处女座,两个人在我的人生中无缝地接了班,所以我自己不管什么星座也跟处女座没什么两样,我说的意思是,我嫌他脏。

当然,我不会说出来,这涉及我自己是否礼貌的问题,与对方是什么人无关。而且我认为他的家长作为成年人,理应不用等人把话说出来便可以主动阻止此种行为。

可惜那位母亲并没有,她看着她儿子快乐地摸着我女儿的头发,眼神充满爱。我只好看向这位母亲,希望用我眼神里的“不爱”表达此中含义。这位母亲回望我,对我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继续宠溺地看着她儿子玩我女儿的头发。她倘若不是误解了我看她是为了表达“嘿,你儿子玩头发玩得可真好”,那么她这笑容我揣测则是“瞧,我儿子喜欢你女儿的头发,(我)孩子的天真是多么美好啊”的意思。

事实上我女儿正在睡觉,即便没有睡觉,她也断然不会让人随便摸她的头发。我只好把话说出来:“您能别让他摸了吗?”不出所料,那位母亲的笑容瞬间凝固,她看到我是认真的,只好跟她儿子说:“不许再摸小妹妹了哦,小妹妹醒了再跟人家玩。”语气温柔,尾音带着台湾偶像剧的腔调。她这种阻止的效果就如同刚才她给孩子擦嘴角的唾沫一样充满鼓励,果然那孩子摸得更起劲了。

那母亲转头向我继续微笑,似乎在说:“你看,我管也管了,孩子的天真还真是拦不住呢!也许他天生是一个美发师吧。”我看着那只天真的脏手,忍无可忍之下直接对那个男孩子说:“你,把你的手拿开。”我害怕他误会我也有欲拒还迎的意思,所以采用了很坚定的语气。

那位母亲惊呆了,她可能从未想过世间竟有我这种不识大体的家长,她恶狠狠地对她儿子说:“别摸了!”这愤恨显然并非来自她孩子的手欠,而是来自我这个不识好歹、死乞白赖非要破坏她儿子展现天真,为阻挠她儿子成为伟大的理发师,连自己女儿的头发都不能贡献出来的恶魔。然后她拉着一家人像躲避瘟疫一样跨了两排队伍离我而去,临走前瞪了我一眼,带着浓厚的“我们还不跟你们玩了”的味道。

自从我有了孩子,便不得不出入各种孩子扎堆的场所,或者带着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游乐场、电影院、餐厅里、火车中、飞机上,不论作为当事人或是旁观者,敝帚自珍、推己及人的家长见得实在太多。他们认为全世界都要像亲生父母一样呵护他们的孩子,所以不太着急给孩子介绍这个世界的底线和准则,怀着这种心态,慢慢培养出一批不在乎底线的熊孩子。事实上,我相信大多数人除了对自己孩子之外,并没有那么博爱和宽容,对别人家孩子的耐心取决于与其父母有多大交情,至于陌生人之间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儿童这个身份并不足以带给一个人尊严。

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即使在我心里我的孩子像天使一样美好,我也会告诫自己,要不时轻轻地扶住他们奔放的翅膀,耐心地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有些家长总是不太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对待。这样的家长分为两种。一种家长是他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时并不把他当成一个会思考的生命体,而是自己的附属,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于是在教育时带着绝对权威,既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那自然也谈不上足够的尊重。

另外一种家长则要求其他人像他一样看待他的孩子,无论这个孩子做了什么冒犯的事、逾矩的事、超规的事,都要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耐心,甚至给予足够的自由。自己不加干涉,并要求全社会各界人士都不去干涉,即便是你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也要表现出亲爹妈一样的宽容。

第二种家长糊涂的地方在于,分不清私域和公共场所。你对孩子的一切态度,不论对错,首先都要先分清楚范围。自己的孩子取得成绩都未见别人有一同高兴的冲动,更何况让别人容忍你家孩子的毛病。

蹬鼻子上脸这件事,怎么说都不太体面,但一定要做的话,也要自愿,如果这么要求别人,就显得不那么聪明。我希望各位家长都能做一个聪明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