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橘遗亲(1 / 1)

三国时出现了一位有名的科学家,名叫陆绩,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孝顺母亲而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六岁的时候,陆绩跟随父亲前去江西,到父亲的友人袁术府上小住。

袁术拿出家里的橘子来招待陆绩父子,看见陆绩长得白白胖胖的,非常喜爱他,便把两个大橘子塞到他手里说:“你和你父亲大老远来到这里,你长得这么可爱,真是让人非常喜爱,这两个橘子你拿着吃吧,小孩子都喜欢这个。”

陆绩握着手里沉甸甸的两个大橘子,兴奋地说:“谢谢伯伯!我在家的时候,每当到了收获橘子的季节,家里买了橘子,母亲总是剥好了递给我吃,酸酸甜甜的可真是美味。看到这两个橘子,我又想起了在家的时候。”

袁术听了大笑,他怜爱地摸着陆绩的头,轻声说道:“你这孩子,来到伯伯家就当是自己家,既然喜欢吃你就多吃点儿。”

陆绩和父亲在袁术家里住了几天,就准备回家去了。

到了启程的那天,陆绩跟随父亲前去告别。当陆绩俯下身子的时候,忽然有两个圆滚滚的东西从他的怀里掉了出来,一直滚到了袁术的脚下。

袁术捡起来一看,居然是两个表皮已经有些皱巴巴的橘子,就逗陆绩说:“你这孩子,来到我家做客,还要从我家揣走两个橘子吗?”

陆绩听了,以为是在批评自己,赶紧跪下道歉:“伯伯对不起,这两个橘子是那天您给我的,我并没有拿别的橘子回家。”

“那天的橘子你怎么还留着?我还以为你早就吃掉了。”袁术疑惑地问。

陆绩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地小声回答说:“我看这两个橘子长得这么诱人,和我在家里吃的不一样,吃起来应该更是美味,所以一直舍不得吃掉,想留到到家的时候。”

袁术看见陆绩这样认真的神态,觉得这个孩子实在是傻得可爱,就把他从地上扶起来,慈爱地摸摸他的头:“你既然喜欢吃,问伯伯再多拿两个就是了,不用放这么久的。你吃掉了,再拿,不就可以了吗?”

陆绩点点头,羞红了脸,奶声奶气却又一脸认真地回答道:“母亲教导我,小孩子不要麻烦大人,在外面不要胡乱向大人提要求,我便想着这是我仅有的橘子了。”

“嗯,真是个懂礼节的好孩子呢,看来你的母亲对你管教得非常严格。”说着,袁术牵起陆绩的手,走到陆绩父亲的旁边,向陆绩父亲夸赞说:“陆兄,看来您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她教出了一个懂礼节的好孩子呀!”

说完,袁术把橘子还给了陆绩,吩咐陆绩说:“孩子,这水果还是要趁新鲜吃才好吃,你呀,就不要再揣着它了,路上就赶紧吃掉吧,否则等到了家,就没有那么好吃啦!你既然喜欢,伯伯可以给你准备一些,带在路上吃。”

“不是这样的,我揣橘子并不是为了自己吃,只是为了把它带回去献给母亲。”陆绩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反驳袁术道。

“哦?这么好吃的橘子,你居然能忍住不吃,把它千里迢迢带回家里去吗?”听到陆绩的话,袁术顿时产生了兴趣,决定问出个缘由。

陆绩把两个橘子往身后一藏,露出一脸孩子气的纯真笑容,笑着说:“我的母亲非常喜爱吃橘子,但是每次买橘子的时候,母亲为了满足我的食欲,总是把橘子都剥给我吃,自己却没有吃到。”

说着,这小小少年居然还像个大人似的叹了口气,说道:“唉,母亲对我的疼爱犹如大海一般广阔,我也想让母亲感受到我对她的孝顺。想到和我一样喜欢吃橘子的母亲总是把橘子让给我吃,我的心里十分过意不去。所以一看到这两个香甜诱人的橘子,我就想到要带回去给母亲尝尝,她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袁术听到陆绩说的话,感到非常惊讶,对四周坐着的宾客说:“了不得,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孝顺母亲,还能忍住自己对橘子的喜爱,一心想把橘子带回家去献给母亲,实在是令人感叹呀!”

陆绩的父亲也感到非常骄傲,想不到自己年仅六岁的儿子居然这么有孝心,一把将儿子抱了起来,大笑着夸赞陆绩:“真不愧是我的儿子,这么小就懂得孝顺,这是我们夫妻俩的福气呀!”

满堂宾客都对陆绩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夸他,说他“将来一定是个大孝子”。

袁术被陆绩怀揣橘子回去献给母亲的行为感动,决定多买一点儿橘子送给陆绩,好让他带回家去。他对着陆绩不住地点头,说着赞扬的话:“你这孩子这么孝顺,这份孝心让我非常感动。我特地准备了一袋子橘子,你把它带回家去吧,去献给你的母亲。既然有这么多的橘子,你也可以放心地吃了,不用一直忍到回家了。”

陆绩高兴地蹦起来,对着袁术连连作揖,感谢袁术说:“谢谢伯伯!这下我母亲可以大饱口福了!”

成语寓意

孩子虽小,但是也懂得孝顺父母。这个成语勉励大家要孝顺父母。

近义词 鹿乳奉亲、芦衣顺母

反义词 不孝之子

成语出处 《全相二十四孝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