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成语里的那些美德故事(1 / 1)

大公无私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有许多品行卓越的人才,晋国的大夫祁黄羊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有一次,晋国管理下的南阳县缺少一位县长,于是晋国的主公就去问自己的下属。

晋平公问祁黄羊:“底下的大臣传来消息说,现在南阳县缺少一位有才干的县长,但是我不知道该派谁去。我来找你就是想问问你,你觉得谁是合适的人选呢?”

祁黄羊听了,马上回答晋平公说:“我觉得解狐非常适合出任这一职位,我看哪,您就派解狐去管理南阳县好啦。”

晋平公没想到祁黄羊竟然说出这个名字,感到非常惊讶,人人都知道解狐与祁黄羊之间有着很深的仇恨,解狐可是杀了祁黄羊父亲的人呀!他赶忙问祁黄羊:“我记得你和解狐有着很深的仇恨,怎么会把这样重要的位置留给他呢?”

“解狐的确是您要找的有才干的人啊!”祁黄羊听到晋文公的问题,反而感到疑惑起来。

晋平公听到祁黄羊的回答,感到非常满意,但他还是不解:“你怎么愿意推荐你的仇人来做县长呢?”

没想到祁黄羊反倒哈哈大笑起来,他说:“您不是在询问我能当县长的人选吗?解狐确实是一位很好的人选呀。作为一名大夫,我的职责就是为您治理国家提出好的建议。解狐他即使和我有仇,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才能,我难道能因此无视吗?”

晋平公明白了祁黄羊的用心,对祁黄羊更加敬重,他点着头赞同:“你果然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不因为与解狐的仇恨而对他有偏见,还能够大方地举荐他来担任要职,实在是太令人敬佩了。我晋平公有你这样的下属,实在是幸运呀!”晋平公回去后,果然下达旨意,派遣解狐担任县长。

解狐也是这样一位品行高尚的人才,他到了南阳县之后,处处为百姓考虑,真心实意地为当地办了许多好事,把南阳县治理得非常好,百姓的生活都非常舒心,纷纷说“这真是一位好县长”,对解狐称赞不已。后来,解狐也曾举荐他的仇人担任重要的职位,不因为私人恩怨而对别人抱有偏见。

又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发现朝中缺少一位正直的法官,就又去问祁黄羊:“现在朝里还缺少一位法官,我想问问你的意见,你觉得谁能够做好这件事呢?”

祁黄羊只低下头稍微一思索,就抬起头坚定地回答说:“我觉得您可以考虑让祁午来做这件事。”

“可是,祁午不正是你的儿子吗?”这次晋平公又对这个提名疑惑了起来,“你举荐自己的儿子来出任这么重要的职位,难道不怕别人在背后议论你吗?”

“这有什么问题吗?”祁黄羊感到非常不解。

“别的大臣都不愿意举荐自己的亲人,生怕被别人知道后,会在背后议论他的品德,认为他是个失德的人。”

祁黄羊听了这样的话,反而笑着摇了摇头:“祁午确实是个正直的人,可以做一位好法官。难道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不能担任法官了吗?您只问我谁能做一位好法官,我只是客观地向您举荐一位合适的人选,至于我的举荐是不是正确的,我认为他会用行动来向天下人证明。”

晋平公觉得祁黄羊说得非常有道理,任人唯亲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容易造成坏人们的勾结,但是也不能因为害怕任用亲近的人会被人议论,就这样让人才白白浪费呀。

祁黄羊有着如此博大的胸襟,既能看到仇人的才能,无视个人的仇恨而向主公举荐,又能无惧其他人在背后的议论,坦坦****地举荐自己有才能的儿子,实在是令人敬佩呀。晋平公忍不住击着掌高兴地说:“像你这样正直的人,世间又能有多少呢?晋国有你这样完全为百姓考虑的人,实在是晋国的福分,也是百姓的福分!”于是晋平公又按照祁黄羊的推荐,将其儿子祁午任命为法官。

祁午到任之后,秉持着一颗公正的心,为百姓解决了许多纠纷,乡亲们都十分爱戴他。

这两件事被大家传颂着,进入了孔子的耳朵里,他赞叹祁黄羊的行为道:“祁黄羊可真是一个有着美好德行的人啊!他没有因为和解狐的仇恨而产生偏见,反而在主公向他询问县长人选的时候第一个推荐了解狐,也没有因为祁午是自己的儿子而害怕他人的议论,坚定地向主公推荐祁午来当法官。祁黄羊这样的人,才真正受得起‘大公无私’这样的称赞呀!”

成语寓意

指完全为大众利益考虑,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近义词 公正无私、廉洁奉公

反义词 损公肥私、徇私舞弊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去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