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打虎(1 / 1)

宋江犯了杀人罪,可他人缘极好,官吏都包庇他,朱仝更是直接放他逃了。宋江离了郓城县,无处可去,想起常有书信来往却素未谋面的柴进,便去了沧州。柴进对宋江礼敬有加。二人走在廊下,撞上一个壮汉。那壮汉破口大骂。柴进笑道:“这位是及时雨宋公明。”那人一听这个名号,纳头便拜。宋江连忙搀他起来,进屋一同吃酒。只见这人相貌堂堂,魁梧至极,双眼寒气逼人,浑如人间太岁。原来是清河县武松,在家闯了祸来投奔柴进,却因性情暴烈得罪了很多人,柴进也就越发轻视他。偏偏宋江敬他爱他,不禁大为动容,从此将宋江视为恩人,拜为义兄。

过了几日,武松要回家去找哥哥,拜辞了宋江、柴进。一人走到景阳冈,见酒铺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不解其意,进店吃酒,店家只肯卖他三碗,说是冈上有大虫,吃醉了就过不去了。武松不信,连喝十八碗,醉醺醺地进了深山,看见官府贴的告示,才知道这里真有大虫。武松吃了一惊,不禁心生退意。可就这样回去必定遭人耻笑,不是好汉。武松把心一横,索性继续前行。半夜,恶风扑面,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扑到眼前,武松身冒冷汗,闪身躲过。那大虫扑了再扑,都被躲过,渐渐没了力气。武松使出平生力量,一把揪住大虫的头按在地上,骑到背上,打了近百拳,那大虫七窍流血,渐渐没了声息。武松累得半死,下山时遇到几个猎户,众人扛着大虫下山到了阳谷县。知县赏了武松一千贯钱,让他做步兵都头。武松却不贪财,将赏银送给了那些猎户。

老虎为什么被称为“大虫”?

古代常以“虫”指所有动物。比如古书中就有“五虫”的说法,即世上所有的动物分为五虫:羽虫(禽类)、毛虫(兽类)、甲虫(昆虫类)、鳞虫(鱼类)、裸虫(人类),合称“五虫”。羽虫之首是凤凰,毛虫之首是麒麟,甲虫之首是神龟,鳞虫之首是蛟龙,裸虫之首是圣人。老虎极其威猛,因此加个“大”字,称为大虫。

另外,古代是农业社会,虫子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因此,为害一方的在《水浒传》中都被称为“大虫”。

人真的能打死老虎吗?

在生物学分类上,虎属于大型猫科动物,可它不是猫,虎骨又硬又厚,要想打它的头把它打死,人的攻击力几乎是没法办到的。一只成年虎的奔跑速度大概比人类百米运动员的世界最高纪录还要快上一倍多,这意味着虎扑人的时候,人几乎不可能逃掉。虎的掌击力大概是人类拳王的最高纪录的四倍,这又意味着人类拼尽全力的攻击也不足以伤到老虎,而被虎轻轻一拍,人就死了。除非是一只原本就受了重伤的虎,才有可能被人打死,但《水浒传》中所写的是一只健康强壮的成年虎。

清代刘玉书对于武松打虎这一情节说道:虎爪非常锋利,可以破坏石头,何况是人?民国学者夏曾佑也曾说:如果有人按住老虎的头,它完全可以用爪子向上抓,会挣扎。人一只手的力量不可能按住虎的四条腿。可见,历代读者和研究者都不相信武松打虎这个情节。但这个情节又是《水浒传》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情节之一,它在现实角度上虽然不真实,在艺术角度上却是真实的,它体现出了武松的勇武和英雄气概,这也就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