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1 / 1)

秋瑾是著名的反清志士,自号“鉴湖女侠”。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她东渡日本,先参加光复会,后又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她主持浙江的大通学堂,联络起义。后来因为起义泄密被捕,从容就义,只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千古一叹。可以说,她的一生,就是为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而奋斗的一生。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称她为清朝诗人呢?因为秋瑾牺牲的时候是1907年,清朝结束是在1912年。她并没有能亲眼看到辛亥革命的胜利,因此从时间上算,她仍然是清朝人。而且,从她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清朝社会的巨大变化。

龚自珍写《己亥杂诗》的时候,还是寄希望于“我劝天公重抖擞”,希望皇帝振作,朝廷变法,但是,到“鉴湖女侠”秋瑾这里,就已经是要打倒皇帝,建立共和国了。我们这本书叫《顺着历史学古诗》,其中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这首诗的题目是《对酒》。所谓“对酒”,就是对酒痛饮时写下的诗篇。曹操《短歌行》不是说过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秋瑾的“对酒”,就相当于“对酒当歌”。1905年,秋瑾从日本回到祖国,好友吴芝瑛设宴欢迎她。吴芝瑛也是一位侠女,当年,她曾经送给秋瑾一副对联:“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万方多难,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世纪新元。”侠女重逢,革命有望,让秋瑾内心兴奋不已。宴会之中,她拿出在日本购买的倭刀,拔刀起舞,舞罢赋诗,写的就是这首《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qiú)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先看知识点。

第一,“貂裘换酒”。“貂裘换酒”出自李白的诗歌《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一生,传奇故事最多。当年,他被唐玄宗召进长安,老诗人贺知章对他一见倾心,管他叫“谪仙人”,当即就要请他喝酒。可是身上并没有带钱,怎么办呢?贺知章豪气干云,干脆押上自己官服上佩戴的金龟来换酒喝。要知道,金龟可是三品大员才有的配饰,是身份的象征,所以这件事轰动一时,被称为“金龟换酒”。后来,李白被赐金还山,跟岑夫子、丹丘生等几个朋友一起喝酒,也是喝得高兴,钱不够了,怎么办呢?李白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典了宝马和貂裘,拿去换酒喝。这就是“貂裘换酒”。无论是金龟换酒,还是貂裘换酒,都表现了诗人不在乎世俗财宝的豪迈精神。

第二,“碧涛”。“碧涛”就是碧血,用的是《庄子·外物篇》中“苌弘化碧”的典故。苌弘是周朝的大夫,尽忠于周朝,却被奸臣陷害,被迫自杀而死。当时的人同情他,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之后,发现鲜血已经化为碧玉。再到后来,“碧血”就成了烈士为祖国流血的代名词。

知道了知识点,这首诗怎么翻译呢?

不吝惜千金去买一把宝刀,用貂皮换酒也算得上英豪。

革命者的一腔热血要勤加珍重,等到挥洒出去,也一定要化作滚滚碧涛。

这首诗出人意料,慷慨悲歌,最令人感佩。

先说出人意料。出人意料在哪儿呢?看前两句,“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千金买刀的事情古代有没有?当然有。我们看《水浒传》里,林冲买刀,杨志卖刀,都是影响人物命运走向的大关节。北朝民歌里还有这么一首:“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琅琊王歌词》)新买了一把大刀,把它挂在屋子的大梁上。每天都摩挲好几次,喜欢它超过喜欢15岁的少女。这话说的,比千金买刀还要夸张。可是,壮士爱刀也就罢了,那是他们行走江湖、建功立业的武器;秋瑾本名叫秋闺瑾,是个闺门女子,按照常理,应该买胭脂水粉才对,她居然不惜千金买宝刀,这不是出人意料吗?

“貂裘换酒也堪豪”也是如此。古代讲名士风流,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没有问题,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也没有问题。但秋瑾是一个女子,就算喝酒,也应该有节制,最多像李清照那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怎么会到“貂裘换酒也堪豪”的程度呢!仍然是出人意料。出人意料的好处是什么?是引人入胜。比如,大家熟悉的《木兰诗》,为什么让人感觉那么有趣味?因为它里面埋着一个梗,叫“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大家跟木兰一起打了十二年的仗,居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孩子。有了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梗,这首诗就显得既刚健,又诙谐,特别引人入胜。秋瑾这首诗也是如此。一位女性,若是买花买粉,浅酌低唱,我们当然觉得美,但是看多了,也不会特别留心。可是,同样是一位女性,若是千金买刀,貂裘换酒,我们一下子就会被她的飒爽英姿吸引,会格外想知道她的故事,这就是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再看慷慨悲歌。慷慨悲歌在哪里?在后两句,“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什么叫“勤珍重”?就是要好好地爱惜。诗人“不惜千金买宝刀”可不是为了跟人好勇斗狠,在街上耍无赖。她知道,革命者的热血是不能白白流淌的。可是,尽管如此,该流血的时候,还是要流血。什么时候该流血呢?“洒去犹能化碧涛”。碧涛也罢,碧血也罢,用的都是“苌弘化碧”的典故,这个典故引申出来,就是为祖国,为正义的事情流血。所以,秋瑾的意思是说,革命者应该好好爱惜自己的一腔热血,让它有一天能够献给革命,献给祖国,化作滚滚碧涛。这种不轻易牺牲却又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多么慷慨悲壮啊!能写出这样的诗篇,就不是一个一般的女诗人,而是一位巾帼英雄。

我之前讲《夏日绝句》的时候说过,李清照是巾帼英雄。两位女诗人虽然都是巾帼英雄,但是因为身处的时代不同,她们的英雄之处又各有不同。李清照是一位古代仕女,她虽然信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自己毕竟无能为力,只能激励别人“不肯过江东”。但是秋瑾不一样,她生在清朝末年这样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个时候,不仅讲革命,也讲女权,包括秋瑾在内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女性跟男性一样,承担起国家的责任来。

秋瑾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首诗写在1905年,就在两年之后的1907年,秋瑾准备在绍兴大通学堂起义,不料计划提前泄露。当时,有人给她通风报信,劝她逃跑。但是秋瑾说:“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拒绝出逃,最终被俘,英勇就义,这才是真正的“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这番情景,多像此前的谭嗣同啊。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随后慷慨就义,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的名句。再往前说,这像不像明朝的戚继光?戚继光说:“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再往前说,这像不像南宋的文天祥?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往前说,我们还会一直想到屈原,想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九歌·国殇》)。这些诗人,都是真正的爱国者,这些诗,代表着中国诗歌中一个很大的类别,叫爱国主义诗篇。

讲到《对酒》,我们的《顺着历史学古诗》就讲完了,伴随着一首首的古诗,我跟大家分享了先秦的礼乐和征伐;分享了汉朝的豪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分享了唐朝的强盛和宋朝的理性;也分享了元朝的辽阔,明朝的血性和清朝的变革。我们知道了边塞诗、田园诗、闲适诗、讽喻诗、爱国诗等不同的诗歌类型,也知道了古人热爱自然、热爱国家的不朽情怀。古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未来都从今天起步,希望我们一起珍惜时间,珍重自己,也像先贤和前辈那样,“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貂裘换酒”“苌弘化碧”是两个什么样的典故?

2.鉴湖女侠秋瑾有着怎样令人感佩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