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叔疾病小常识(1 / 1)

过年时婴幼儿易出现的问题

过年时,婴幼儿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感冒,原因多是穿衣服不及时;二是长痱子,原因多是脱衣服不及时。如果小孩长了痱子,可用标准黄连素水每天抹5次,可有效消除痱子。

怎样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让孩子见风见雨见太阳,在自然界多活动,不管是对感染类疾病,还是过敏类疾病,都有预防作用。孩子的抵抗力是在一次次锻炼中增强的,如果缺乏外界细菌的刺激,免疫力得不到锻炼,免疫系统将发育迟缓。所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多去户外玩耍。另外,运动可以强健体质,提升免疫力,尤其是户外运动,接受阳光照射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帮助钙的吸收。此外,充足的睡眠能让体内器官得到休息,以免过度疲惫给细菌可乘之机,家长应培养孩子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风寒感冒

主要症状是怕冷、怕风,“一清二白”。“一清”是流清鼻涕,“二白”是白痰、白舌苔。若孩子出现风寒感冒,可给孩子服用姜糖水、葱白水。具体方法是用鲜生姜(带皮)3~5片、红糖10克煎汤,或葱白(带须)3根、生姜5片煎汤,热服1碗,以出微汗为好。另外,饮用热汤或饮品,如鸡汤、蜂蜜柠檬水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紫外线灯烧伤

暴露于紫外线下引起的皮肤灼伤可表现为红斑、水肿或渗出,自觉疼痛、触痛等。若不慎被紫外线灯烧伤,可先冰敷降温,再抹上京万红。

颈椎问题

颈椎第1、第2椎间隙受到压迫表现为头疼、头晕、失眠、眼睛不舒服;第3、第4椎间隙受到压迫表现为胸闷、脖子疼、枕部麻木、鼻子堵塞、咽喉异物感;颈椎的下段第5、第6或第6、第7椎间隙受到压迫表现为心慌、心律不齐、肩疼、胳膊疼、手指头麻。如果是比较轻的颈椎问题,适当把手机放一放,活动活动,和家人聊聊天、走一走,症状很可能就消失了。症状严重者,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勤洗手导致的三个常见病

新冠肺炎防疫期间频繁洗手,会出现三个常见病:第一,手背皲裂,解决方法是每次洗手后抹护手霜;第二,指甲后连长倒刺,倒刺不能撕,可以剪掉,再涂抹上护手霜;第三,手指侧面长有密密麻麻很痒的小水疱,多数情况是汗疱疹,可以抹乐肤液治疗。

冻疮

冻疮常见于冬季,是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长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气候转暖后会自愈,但易复发。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如果生了冻疮,可以到药房配“当归四逆汤”服用,能起到活血、温阳、益气的作用,同时口服西药赛庚啶,可缩短病程。平时要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耵聍

耵聍是耵聍腺的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俗称“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多能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成“耵聍栓塞”。有一个案例:有个医学生到耳鼻喉科实习,其中一个训练项目就是拿耳镜互相看耳朵里的鼓膜,当他给同学看的时候,发现什么都看不到,于是找来老师,然后发现那位同学两边耳朵里各堵了一段很长的耵聍。原来这位同学从小不掏耳屎,导致耳屎凝聚形成耵聍栓塞。在取出耵聍后,即使别人小声说话,在这位同学听来声音都很大,杯子落地的声音在他听来如同打雷。这种情况其实非常普遍,因为很多人没有掏耳屎的习惯。耵聍栓塞危害很大,不仅会诱发炎症,还会影响听力,尤其对孩子来说,听力受到影响,其语言功能随之受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智力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乱掏耳屎,可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