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疯子遇到另一个疯子(1 / 1)

历史,不规矩 张鸣 758 字 15天前

章炳麟,章太炎先生,当年是被人称为章疯子的。这一点,他自己也认账。1906年,他出了上海租界的西牢,东渡日本,在留学生以及革命党的欢迎会上有言道:“大凡非常古怪的议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神经病。”那时,人们对神经病和精神病区分不出来,说神经病,就是今天的精神病,俗话说,就是疯子。说完这番话之后,日本警察调查户口,让他填登记表,职业一栏,他填的是“圣人”;民族:遗民;年龄:万寿无疆。

不过,在我看来,章太炎的疯,其实是随着名气的增加,一分两分地长起来的。做俞樾学生那会儿,肯定一点都不疯,到了参与办《时务报》,做康党的时候,也不怎么疯。后来虽然跟康门子弟打了一架,也属于正常的纠纷,没有人回忆说,跟个疯子打仗了。“苏报案”的时候,明明可以逃走,却偏要送上门去,也只能算是有点较真。此后,章太炎的疯劲儿就越来越足了。到了民国成立,他进北京大闹总统府的时候,已经近乎一个刚从精神病院出来的病人了。再后来,回到上海,居然连家都找不到了,完全不像一个早就在沪上混过的老上海。但事实上,他的发疯史,也有受挫的时候。

在他参与办《苏报》之前,曾经被聘为《楚学报》主笔。这个报,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办的官报,报纸的总办,是梁鼎芬。这个梁鼎芬,跟章太炎一样,是个很较真的人。不过,章太炎的较真,是骂皇帝或者太后,而梁鼎芬的较真,是无限忠于皇上和太后。为了这份忠心,梁鼎芬的仕途一次次受挫,因为老是直言不讳,得罪权贵。最后还是张之洞惜才,给了他这份半官方的职位,权作安置。

梁鼎芬虽是总办,不过相当于社长,报上的笔政,是章太炎主持的。不久,《楚学报》第一期出版,开首一篇皇皇六万字的大文,居然就是章太炎的《排满论》。梁鼎芬一见,无名火陡然升起万丈,连连高叫:反叛,反叛!杀头,杀头!坐上轿子,直奔衙门,要衙门抓捕乱党章炳麟,按律治罪。后来报纸的会办(副社长)出来讲情,说章炳麟这个主笔,说起来也算是张之洞聘的,如果非要按反叛论罪,煅成大狱,那么,朝廷知道了,张之洞也有罪过。这个章炳麟,就是一个疯子,赶出去算了。张之洞一听,觉得有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疯子赶走算了。梁鼎芬无可奈何,只好同意,但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带了四个仆役,直奔章太炎住所,二话不说,拉出章太炎,推了就走,连铺盖行李都不准带。走到外面,意犹未尽,命令仆役按倒章太炎,抄起棍子照准屁股就打,打了好几下才放人。当天晚上,几个朋友给章太炎买了船票,一溜烟送他去了上海。没想到,脾气火爆的章太炎,章疯子,居然都忍了,没有叫,也没有闹。碰上比他还火爆的梁鼎芬,不忍也没法子可想。只是,梁鼎芬没有想到,几年之后,脾气如此大的他,居然也被人按住头剪了辫子,一顿羞辱。而他也没脾气,只好买舟东下,走人。

从此以后,虽然章太炎的脾气逐日见长,疯劲见大,但只要相好的朋友在一起,看见章疯子发疯了,说又说不过他,就大叫一声:梁鼎芬来了!章太炎立刻就萎了,不再发疯乱说。

晚清是个思想解放的年月,专制放松,文字狱没有了,士大夫个性释放了出来,非常异议可怪之论层出不穷,怪人、疯子、名士、畸人,都像是《水浒传》上洪太尉误走妖魔一样,一股脑儿都放了出来。梁鼎芬保皇保到鬼迷心窍,章太炎反叛反到走火入魔,貌似针锋相对,但其实都是一路人,两下撞上了,谁横,谁先下手,谁就占便宜。梁鼎芬打了章太炎的屁股,反过来,章太炎也一样可能打梁鼎芬的屁股。两个疯子相遇,狭路相逢,更疯的那个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