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在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目标明确、合理规划、稳步推进、全面提高”的目标,要在实践中坚守一定的实施原则。
一、坚持师德为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作风的教师,很难育人。因此,作为园长要坚持以德为先、以德树人。“德”,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等。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要调动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用学习塑造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用思想武装自己。
(一)忠诚事业、爱岗敬业是师德建设的基石
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方向、立场与教育目的紧密相连。因此,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应该是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出发点,也是教师道德自我完善的最高精神境界。
(二)服务人民、无私奉献是师德建设的灵魂
教师的“敬业”不仅指热爱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教师道德的不朽灵魂也在于奉献。
(三)热爱幼儿、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核心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
(四) 以身示范、为人师表是师德建设的要求
教师要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必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各方面做好表率。
二、坚持以人为本
要想把一所幼儿园办好,领导者必须致力于创建一个有凝聚力又有成效的工作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需要管理者有敏锐的眼睛,从一般中发现特殊,从平庸中捕捉非凡。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身上发现闪光点和不同点,让每一位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幼儿园首先要回答“为了谁”的问题。无疑,园所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幼儿,而促进幼儿成长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依靠
依靠就是在幼儿园的工作中依靠所有的教职工,有了困难依靠他们的力量共同解决,有了成绩与他们共享。
(二)信任
信任就是对教职工要充满信心,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有事与他们商量,对他们进行关怀,把他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使每个工作人员都感到在这个集体中生活和工作很温暖,有安全感。
(三)培养
培养就是要给教职工创造条件,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干和特长。因此,园长要了解每一个职工的个性特点,特别是了解他们的能力和能力发挥的动力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因人而异地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三、坚持质量为先
园长要坚持“立足日常,提高质量”的原则,把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提高办园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在幼儿园工作中坚持做小、做细、做实、做精的精神,狠抓教师专业基础,培养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扎实的教师队伍,开展以规范化、全员化、自主化、常态化为特色的日常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园整体办园质量的提升。
案例 以科研助教学,以科研促管理,向科研要质量[1]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校长陆菊芬常说,有着多年办校历史的南长街小学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玉兰树,她从玉兰树的片片绿叶和阵阵芬芳中读懂了教育事业在她生命中的全部意义。
熟悉陆菊芬的人都知道,她崇尚科学,将教育科研紧紧结合到自己的办学全过程之中,并形成了“以科研助教学,以科研促管理,向科研要质量”的办学理念。陆校长说:“办学要坚持战略同心圆策略,要坚持学校工作紧紧盯住圆心——教育科研。”1995年,南长街小学启动了教学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并提出:“办学就要办有灵魂的学校,将教师培养成有学识、有底气的教师。”
教育科研的实施转变了教师观念,陆校长对教育科研的亲力亲为更是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
如果说教育质量就是园所的生命,那么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就是源源不断的“血液”,血液质量不好,生命质量也就无从谈起,“生命体”便失去了意义。同样,没有质量、没有对高质量的追求,园所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也就失去了办园的意义。要经营好教育,首先要保障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