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研究历史的方法,前提是对历史学有正确的认识。社会对历史学误解,认为历史无用,以致我们一些同学找工作很困难,令人无可奈何。认为历史没有用,是极大的误解。我们常讲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如何如何,是从哪里知道的?主要是历史学。实际上,史学是认识过去,了解现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真诚地重视历史,合乎逻辑地看待历史,重视中华民族历史的人就要重视历史学,尊重历史就要研究史学。我们不要以学历史感到羞愧和悲观,研究史学需要**加理性,还需要努力。需要理性是因为史学是科学。一直有人在怀疑这个问题:历史学是科学吗?还是艺术?我认为历史学是科学。

为什么要认识历史?是要从历史中得到借鉴,以史为镜,从中学会治国安邦,学会做人。魏徵在贞观年间给唐太宗提了两百多条建议,记录在《贞观政要》中。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2]魏徵就是他的镜子。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后,江泽民给白先生写信指出:“青少年要学习历史。”李大钊《史学要论》即谈到史学的价值。我在《中国史学通论》一书中的第一部分《我的史学观》中引用道:“登重楼绝顶,望尽天涯路。”

治史应该抓住几个重要环节:理论、资料、方法、文章。有自觉意识的史学工作者应该选择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应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学派,主流学派对社会有更大影响,能更好地发挥史学作用。在史学多元发展情况下,要坚持唯物史观。目前还没有一种思想能像唯物史观这样,全面解释历史。

资料是重要问题。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也要善于把现代技术手段和认真读书结合起来,把最新的治学方法和传统的治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用网络帮助搜索。

要读书,要积累资料,大量占有资料,才能发现问题。可以上网看一看。同时要了解学术史,国内的、国外的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做到何等程度,了解前沿问题,了解理论和方法所达到的程度,然后着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