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业元年(605)八月壬寅(十五日)隋炀帝御龙舟首巡江都后,即“东行西幸,靡有定居”,他鄙夷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中,三下江都南巡,又北巡四次,西巡一次,共八次巡游。这样,以隋炀帝为中心的政治集团,大部分时间是在到处巡游,不在京师。据《隋书·炀帝纪》,我们来看着隋炀帝在位时的踪迹:
大业元年(605)八月,从洛阳御龙舟游江都。
大业二年(606)四月,车驾回洛阳。
大业三年(607)三月,自东都洛阳到京师长安。四月又北巡,由榆林出塞,入楼烦关,经太原。九月回到洛阳。
大业四年(608)三月,出塞巡长城。八月,祠北岳恒山。
大业五年(609)正月,由洛阳出发,经京师西巡,破吐谷浑,越祁连山入河西,直到张掖以西。九月回京师。十一月到洛阳。
大业六年(610)三月,二游江都。
大业七年(611)二月,由江都御龙舟直入通济渠。四月,到大涿郡之临朔宫。
大业八年(612),一攻高句丽。九月回到洛阳。
大业九年(613)三月,御驾再到辽东,二攻高句丽。九月回到上谷,后转高阳。
大业十年(614)三月,赴涿郡三攻高句丽,后班师经北平、怀远。十月回到洛阳,旋回京师长安。十二月又回洛阳。
大业十一年(615)五月,赴太原,巡北塞,至雁门被突厥围困。十月,回东都洛阳。
大业十二年(616)七月,三游江都。至大业十四年(618)在江都被弑,收葬雷塘。
根据以上不很精确的统计,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前后断断续续在京师长安的时间总计不足一年,在东都洛阳的时间累计亦不超过四年,其他大部分时间既不在京师,也不在东都,而在江都的时间累计却在四年以上。为此,宋人叶适说“炀帝以巡游亡天下”。
巡行又称巡狩,自秦始皇巡狩全国名山大川以来,历代有作为的皇帝都亲自巡行,以统驭天下,但像隋炀帝这样年年巡游的皇帝还难以找到第二个。隋炀帝也可谓帝王中勤政的模范,巡行不能简单地视为游山玩水,主要方面还是操劳国事,有时甚至有艰险,如大业五年(609)西巡至青海北跨祁连山过大斗拔谷,遇上暴风雪,从行者死伤不少。又如大业十一年(615)北巡,在马邑被突厥围困更险象环生。巡狩显然有其政治意图,自秦始皇、汉武帝以来,帝王都以巡狩为手段,了解国情民俗,以统御天下。大业三年(607)四月庚辰(初二),隋炀帝下诏曰: “古者帝王观问风俗,皆所以忧勤兆庶,安辑遐荒。自蕃夷内附,未遑亲抚,山东经乱,须加存恤。”由此可见,巡抚民夷、存问风俗是隋炀帝巡游的重要目的。在巡行途中就地视察,现场听政,发布政令,亲自处理棘手的政务,也未尝不是好事。巡狩可以用庞大的皇家仪仗震慑人民,压服群雄,威服四夷,为此隋炀帝不惜工本,造龙舟,列仪仗,讲排场,他跑到荒凉僻远的陲塞,更不是为了寻欢作乐,寻求刺激。隋炀帝四次北巡都与突厥有关,大业四年(608)三月,他巡视了长城;八月,回都的路上祭祀了恒岳。
当然,隋炀帝巡游天下也绝非成天忙于烦琐的政务,有时也寻猎欢宴,情趣横生,而作为诗人的隋炀帝在行途中留下了许多寄托豪情壮志的诗篇。如《江都宫乐歌》: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又有《步虚词二首》,既歌咏自然美景,也抒发政治豪情,很有气势。跟随隋炀帝巡游的御用文人自然免不了应制唱和一番,歌功颂德。在现今流传下来的隋诗中,随炀帝巡游中写下的应制唱和诗占了很大一部分。秀丽山川激发了他的情思,虽然应制诗内容有些僵化,但较之宫廷吟唱的卖弄**思妇情色诗来,内容是充实多了,显然,巡游促进了诗歌创作。
隋炀帝巡游有时也含有寻欢作乐、游山玩水的时候,如大业三年(607),他“避暑”汾阳宫,六月辛巳(初四)“猎于连谷”,申辰(二十七日)“观鱼于河,以宴百僚”。隋炀帝每次巡游都兴师动众,带上僧尼道士、鼓吹乐队, “从行宫掖,常十万人,所有供须,皆仰州县”。劳民伤财,亘古未有。隋炀帝虽勤政,却不爱民,只顾自己风流、奢侈,不顾百姓死活。史载,隋炀帝北巡,刺史丘和“馈献精腆”,至朔州时,刺史杨廓无所进,隋炀帝极不高兴,接见郡县长官时就盛赞丘和而冷淡杨廓,并提升丘和为博陵太守,让杨廓以丘和为楷模。后隋炀帝再次北巡路过博陵(今河北定县),丘和奉贡的馔食更丰美,隋炀帝也越高兴,这样一来,所过之处, “竞为珍侈献’。大业五年(609)西巡,天水太守乞伏慧“献食疏薄”,隋炀帝大怒,命推出斩首,但见乞伏慧因劳累“无发”,才释罪除名。这样,每一次巡游的膳食供役,都使所过百姓难以承受,其役不下于营东都、开运河。作为平民百姓来讲,并不希望皇帝动不动就兴师动众巡狩勤政,而是希望皇帝修心养性,静坐皇宫为好。
隋炀帝的巡游虽然主要是政治威慑,文化巡礼,游乐是其次,但过于频繁,并规模巨大,劳民耗费,其效果只能是负面的。其藩邸旧臣摄江都赞治张虔威对隋炀帝数巡幸,致百姓疲敝,深感忧虑,上封事以谏,但隋炀帝不听,自后疏斥了张虔威。
隋炀帝不愿久居后宫享乐,后宫佳丽也只能空床独守,成为专制帝王的牺牲品。她们长居深宫,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爱情,只能默默忍受寂寞、孤独的痛苦。《迷楼记》记宫女侯夫人不能忍受迷楼的孤寂,自缢身亡,留下宫怨诗八首,其中《妆成诗》曰: “妝成自多惜,梦好却成悲。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侯夫人的宫怨诗代表了千万个宫女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