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生物性污染危害主要可分为生物性过敏源,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及真菌毒素的污染危害三类,对人体危害较大、研究较多的是前两种。
室内传染性病源微生物的污染主要指各种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这类疾病在人群中有一定的传染性。那么,污染的来源即传染源在哪里呢?传染源一般包括病人、病源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染病病人常常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因为病人体内存着在大量病原体,而且具有某些生病的症状时,如咳嗽、气喘、腹泻等,更有利于其向外扩散;同时室内环境空间有限,空气的流通不畅,室内空调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均可能使病原体的室内浓度增加,使人群在室内被感染的机会明显大于室外。如一度在我国肆虐的“非典”的传染,主要传染源就是病人。因此,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果断地采取隔离措施,对控制疾病的传染非常重要。就室内环境来说,若是在家里还好说,只要让病人和健康人隔离开就行。若是在办公室,为了防止传染,一旦有人患感冒等传染病,最好自觉一点儿,声明自己生病了,要么请假离开,要么不要和大家多接触。对于个别不自觉的人,最好劝他积点儿德,请他回家养病,甚至可以请领导出面,劝请他“注意身体”,防止造成整个办公室的人都患病。这种时候,“带病坚持工作”不是什么好事,实际上是给大家带来麻烦。
一般造成人们在室内患上传染病的因素(传染链)有三方面。一是有室内的传染源,已如前述。二是有传播途径,即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进入人体前所必须经过的各种外环境介入。实际上就是室内空气的污染条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室内污染物(病原体)的浓度和人体的实际接触(摄人)水平。三是有对该疾病的易感人群,特别是女性的生理期及孕哺期。
因此,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因为充分的室内通风换气可以迅速地稀释和降低污染物(病原体)的室内浓度,减少病原体飞沫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这就有效地切断了疾病的传播途径,阻断了疾病传染链。另外,室内空气的净化消毒也是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在家里,可以采用各种消毒措施和方法,如喷一些醋、使用紫外线灭菌灯等;在办公室,就只能多换新鲜空气,这样才能使室内空气中的病原体(微生物)降低到不致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