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看重面子,其实是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穿不穿名牌,参加同学聚会时会不会被别人看不起;妻子长相太普通了,还是别带她参加同学聚会了吧;说失业不好,还是说自己从事自由职业吧……
当你在意别人的评价时,有没有想过:别人真的有那么在意你吗?
张先生因为工作的变动调到了一个新的部门,这个部门似乎没有以前的职位风光,也没有以前的地位显赫。于是他总是担心别人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怎么回事,是不是犯了错误而下来了”等等,虽然是正常的工作调动,但还是担心别人会说些什么,于是没事时待在家中好久也没有露面。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熟人,熟人问:“你不做老总啦?调到哪儿去了?”张先生回答:“不做了,调到另一个部门去了。”对方说:“好呀,祝贺你!”张先生笑笑:‘有时间去玩呀。”然后作别。但是心里却有一种淡淡的酸楚感觉,害怕熟人是在笑话他。
过了不久,张先生恰巧在某处又碰到了那位熟人,熟人又问:“听说你不做老总了,调哪儿去了呢?”他只得将以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调到另一个部门去了,有时间去玩。”
回到家,张先生心里突然清朗起来,好像是一下子悟出了什么来。是呀,自己整天担心别人说什么,整天把自己当回事,而别人早把自己忘了。于是,照旧同原来一样,同朋友们一起聚会聊天,大家依然是那样的热情,依然是那样的真诚和开心。
其实,很多的人不堪烦恼,只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恋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担心和疑惑,大都是自己内心的原因。在别人的心中,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许多事,比如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被他人误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尴尬的事等等,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更不必揪住所有人去做解释,因为事情一旦过去,没有人还有耐心去理会别人曾经说过的一句闲话,一个小的过失和疏忽等。你那么念念不忘,说不定别人早已忘记了,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别人的一次失误或尴尬,真的会总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让你时时惦念吗?你对别人的衣食住行真的就是那么关心,甚至超过关心自己吗?
人生中有那么多的事,每个人连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完,自然没有多少人还会去关心与自己不太相关的事情。只要你不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只要不是损害了别人的什么利益,没有什么人会对你的失误或尴尬太在意的,也许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别人什么事都没有了,只有自己还在耿耿于怀。所以你要明白,在别人的心中,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坦陈自己的不足 有个希腊穷人到雅典的一家银行应聘门卫工作,人家问他会不会写字,他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他因此没能得到这份工作,无奈之下他借了点钱去另找出路,渡海去了美国。
几年后,他竟然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位记者建议他说:“您该写本回忆录。”
这位企业家却在众多媒体人物到场的情况下笑着说:“绝不可能,因为我根本不识字。”
记者大吃一惊。
企业家很坦然地说:“任何事有得必有失。如果我会写字,也许现在我还只是个看门的。”
这位企业家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有身份的人而认为自己不识字是低人一等或没有品位。他认为,诚实才是做人的灵魂。
当然,不诚实表现在多个方面。有一种不诚实就是不懂装懂。世界这么大,新鲜事物那么多,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了解,对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大干世界中必定有你所不知道或知之甚少的东西,所以说,没有必要不懂装懂。要知道,不懂装懂的做法一旦被别人识破,不但显不出自己的品位,反而更会让人瞧不起,还难免被人故意利用弱点加以愚弄,那滋味恐怕更不好受。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人,到处充当“无所不知”先生。每当人们谈起一个有兴趣的问题时,他就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接过话头信口胡说:“这个嘛,我知道……”捕风捉影地胡吹一通,虽然驴唇不对马嘴也毫不脸红。
这样做看似有面子,但往往容易弄巧成拙。由于不愿意被轻视而经常隐瞒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强把不知以为知,在他人面前冒充有学问的人。但想没想过世上还是谦虚的人多,人家虽然没有像这种人一样夸夸其谈,但并不说明人家不懂。而他们却在班门弄斧,关公门前耍大刀,最后必然会在人前丢丑。
即使是真有学问的人,也不能太“牛”,因为谁也不能什么都懂、都精通,早晚有一天“一失足”,所有原来吹出来的“良好印象”都将一扫而光。
其实,本着老老实实的态度做人处世,在与人讨论问题的时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勇于承认自己有不懂的知识,坦率地向内行人请教,反倒是能够留给人们极好的印象。同时自己因谦虚也可以得到不少新的知识,亦不必因自欺欺人而感到内心不安。
这个道理你可能会说“谁不知道!”或许你说得对。问题是对于有些人来说,道理好懂,做起来却难,光为了“面子”,就会使人难于说“不知道”。
一位研究生曾回忆说,他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由于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前要送交专家审阅,他便把他写的有关宇宙观的哲学论文送交给一位白发斑斑的物理系教授,请他多多指教。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前辈第一次约见他的时候就诚恳地对他说:
“实在对不起,你论文中所写到的物理学理论我还不太懂,请你把论文多留在我这里一段时间,让我先学习一下有关的知识后再给你提意见,好吗?”
他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因为相信老教授真的不懂,而是因为这样一位物理学的权威大家,敢于当着一位还没有毕业的研究生的面承认自己在物理学领域还有不懂的东西!
老教授大概看出了他内心的疑惑,爽朗地笑了起来:“怎么,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物理学现在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好多东西我都不了解,而我过去学过的东西有很多现在已经陈旧了,我当务之急是重新学习。”
老教授的这番话使这位研究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才是真正的学者风度!回想起自己经常碍于面子,在同学面前,不知道的事情也硬着头皮凭着一知半解去发挥,真是十分惭愧!
在他做论文答辩时,有一位外校的教授向他提出了一个他不懂的问题,他虽然觉得心跳加速,脸直发烧,但一看到坐在前面的那位物理系教授,顿时勇敢地说出“我不知道”。他原以为在场的人会发出讥笑,但结果并没有发生这种不利的反应。他还见那位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答辩会一结束,老教授就把他叫到一边,详细告诉了他那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使他大受感动。
白发斑斑的老教授敢于向青年人承认自己的“不懂”,使研究生对他更加尊敬;研究生深受教育,在答辩时面对难题,也承认了自己知识的不足,同样受到他人的赞赏。可见,承认“不知道”不但可在人们的心目中增加可信度,消除人际关系中的偏执和成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还有另外一大益处:使自己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对老教授和他的学生的谦逊,有一些人已成为名人,就是不能坦陈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名声抹了不少黑。有那么一位中年老师,因为在电视上讲了几次,又出了几本书,名声一时鹊起。他本是讲历史的,结果奥运会他也评论一下,神舟飞船上天,他又一通儿乱侃,结果在观众中名声大跌,网上留言评价相当负面。倘若电视台邀请出节目,他大可坦陈不足,请其他专家出面,这反倒会提高自己声望。然而,现在,在人们心目中,他不过是一个为了面子(或是为了出镜费)什么都侃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