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俭省几分,便超脱几分。在人生的路上,莫让自己的心灵成为“垃圾填埋场”。
家乡有年前大扫除的风俗,在将平时的物件逐一清理时,我们常常惊讶自己在过去短短几年内,竟然积累了那么多的东西?
人心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人的心中,每个人不都是在不断地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财富、亲情、人际、健康、知识等等。另外,当然也包括了烦恼、郁闷、挫折、沮丧、压力等等。这些东西,有的早该丢弃而未丢弃,有的则是早该储存而未储存。
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以至于总是没能好好静下来,替自己的心灵做一次清扫?
对那些会拖累自己的东西,必须立刻放弃——这是心灵大扫除的意义,就好像是做生意的人“盘点库存”。你总要了解仓库里还有什么,某些货物如果不能限期销售出去,最后很可能会因积压过多拖垮你的生意。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你在擦拭掉门窗上的尘埃与地面上的污垢,让一切整理井然之后,整个人就好像突然得到一种释放。这是一种“成就感”,虽然它很小,但能给人带来愉悦。
在人生诸多关口上,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得做“清扫”。念书、出国、就业、结婚、离婚、生子、换工作、退休……每一次的转折,都迫使我们不得不“丢掉旧的自己,接纳新的自己”,把自己重新“打扫一遍”。
不过,有时候某些因素也会阻碍人们放手进行“扫除”。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自己又不能确定哪些是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需要时捡不回又该怎么办?
的确,心灵清扫原本就是一种挣扎与奋斗的过程。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必须一次全部扫干净。你可以每次扫一点,但你至少必须立刻丢弃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
我们的心灵毕竟无法做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佛家最高境界,但我们可以做到“时时勤拂拭,毋使染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