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主动“让道”的精神(1 / 1)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民谚

主动“让道”是一种宽容,即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常说:“大海是广阔的,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有人曾说:“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容。”也就是说,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平常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能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

主动让道,要求首先要学会宽以待人。宽以待人,就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早就告诫人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做,不能接受的事情一定不能推给他人,而要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带来的难堪局面,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己及人,也就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自己的举止能否为他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还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就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对方的感受,从而达到谅解别人的目的。

乔西·布鲁泽恩说:“航行中有一条规律可循,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我们在遇到分歧或是争执时,一定要注意他人的建议是否有合理性,绝不能一棍子打死。主动“让道”,而不应争先“抢道”。“礼让三分”能确保“安全”,于己于人都有利。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应该懂得体谅他人,在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当地帮助别人。如果以严厉的态度对待他人,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避免遭受困扰的关键就在于你能否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主动让道的宽容,还包括对爱情观点的处理。我们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应尊重对方的自由权利。爱情之所以可以成为催人上进的力量,不是由于严厉,而是由于宽容。爱情使人原谅了爱人的种种缺点、毛病,恰恰能使爱人“旧貌换新颜”。因此,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的人,是难以拥有自己朋友的,别人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有一个年轻人抱怨妻子近来变得忧郁、沮丧,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他嚷嚷,甚至会对孩子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这都是以前不曾发生的现象。他无可奈何,开始找借口躲在办公室,不愿回家。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问他最近是否争吵过,年轻人回答说,为了装饰房间发生过争吵。他说:“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他们为了每个房间的颜色大吵了一场,特别是卧室的颜色。我想漆这种颜色,她却想漆另一种颜色,我不肯让步,因为我对颜色的判断能力比她要强得多。”长者问:“如果她把你办公室重新布置一遍,并且说原来的布置不好,你会怎么想呢?”“我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年轻人答道。于是长者解释:“你的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和你妻子共同的权力范围。如果按照你个人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厨房,那她就会有你刚才的感觉,好像受到侵犯一样。当然,在住房布置问题上,最好双方能意见一致,但是要记住,在做决定时也应尊重你妻子的意见。”年轻人恍然大悟,回家对妻子说:“你喜欢怎么布置房间就怎么布置吧,这是我们共同的空间,你也有权力如何布置。”妻子大为吃惊,几乎不相信。年轻人解释说是一个长者开导了他,他百分之百地错了。妻子非常感动,后来两人言归于好。夫妻生活和其他许多人际关系一样,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针锋相对永远也不是解决的好方法,主动让道则能使双方更多感受到宽容的力量,只有以宽容态度面对问题,才可能很好地解决。

古人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则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人不能太清高,因为世界本来就很复杂,什么样的人物都有,什么样的思想都有,如果事事与人斤斤计较,只会自己堵住自己的路。一个人必须具有容纳污秽的能力,再加上包容一切善恶贤愚的态度,才能有成功的人际关系。因此,古往今来成大事的人,无不具有宽容的品质。如果我们能爱心永存,真诚待人,宽以待人,就能尽可能地赢得别人的好感、依赖和尊敬,也能较好地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在人生旅途中也就能顺利地前行。主动让道,会给自己省却很多的麻烦,也会减少很多的烦恼,宽容忍让的习惯与作风,会给你增加人格魅力,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