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的话不能打动自己,我为什么要说给别人听?
——林肯
在交谈过程中,由于话不投机或不善表达,常常会出现冷场的情况,无论对于交谈、聚会、谈判,冷场都是令人窘迫的局面。在人际关系中,它无疑是一种“冰块”。打破冷场的技巧,就是转移注意力,另换话题。
冷场一般出现在双方对谈话缺乏内在动力,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在交际活动中,如果当事人一时没有什么需求的欲望,那么,对话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多余的事,冷场便不可避免。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容易引起冷场,如在交际场上,当双方的吸引力不强,或存在沟通的心理障碍时;当心理影响人际认知与情感交流时;当环境因素发生作用时,如“环境使人产生共同的压抑感,或沉默情绪感染旁人”时等。
有人作了分析,认为社交场合存在以下10种情况时,最容易“话不投机”而出现冷场局面。
(1)彼此不大相识。
(2)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差异较大。
(3)心境差异较大。
(4)兴趣、爱好差异较大。
(5)性格、素质存在差异。
(6)平时意见不合、感情不和。
(7)互相之间有利害冲突。
(8)异性相处(尤其在单独相处时)。
(9)因长期不交往而比较疏远。
(10)均为性格内向者。
冷场是交谈即将失败的一个征兆,所以,谈话双方对可能出现的冷场,要有一定的预见,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比如,举行座谈会,可精心挑选出席的对象,既要考虑与会者的代表性,也要考虑与会者的可能发言率,以免只坐而不发言。有时,甚至可以先排定座次,尽量不要让最可能出现冷场的几种人坐在一起,使他们说话时少一点拘束。同时,还要将健谈者与寡言者适当地互相搭配,这样就可借助组织之后,尽量避免出现冷场。
冷场是谈话双方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但万一出现冷场时,还是要有些思想准备。作为主人或会议主持者,或作为会话的一方,可借用下面的做法打破冷场。
(1)立刻向对方介绍一个人、一件事或一样东西,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重新展开话题的兴致。
(2)提出一个人人(至少是多数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并有可能参与发表意见、看法、重引话题。
(3)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再巧妙地转入正题。
(4)用聊天的方式,同一两个人谈谈家常,问问情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引出众人关注的问题。
(5)故意挑起一场有益的争论。
(6)启发大家对环境、陈设等发表看法,引起议论。
谈话的话题是否有趣有益,与冷场的出现有很大的关系。“曲高和寡”会导致冷场;“淡而无味”同样会引起冷场。不希望出现冷场的交谈者(或主人、主持者),应事先做些准备,使自己多几个“库存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年龄大的人喜欢回忆往事,可同他们聊聊本地市政的改革、民情的变迁、风俗的演化等,由于他们知识颇丰,浓郁的谈兴往往会油然而生。如果没有别的话题,那么不妨向他们询问一下其子孙儿女的近况,一般都能打开老年人的话匣子。
青年人性格活泼,爱好广泛,音乐、电视、美容、旅游等都可激起他们的谈兴。
同女士谈话,可选择一些家庭趣事,但若是同男宾讲相同的内容,则必被视为婆婆妈妈;企业家不会厌烦大家兴致勃勃地议论自己的产品;卓有成就者愿意畅谈奋斗的历程……总之,打破冷场的话题,“聚焦点”要准,“参与值”要高,即话题应是共同关心,能引起注意,人人可参与谈论的话题。
另外要注意如果话题可能使在场者(即使只有一人)窘迫或不安,哪怕可立即引起众人议论,也不宜作为打破冷场的话题。
比如,某人近期丧子,一般就不要当着他的面大谈儿女之事,以免引起他的伤感。否则“一人向隅,举座不欢”。
关心、体谅、坦率、热情,是打破冷场最有力的“武器”,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去努力,“坚冰”可以融化,僵局不难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