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意义(1 / 1)

俗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现在举世都很重视资源回收,可以说连废物都能再利用,所以世间之大,万物必皆有用。能用才有价值,而且要能用得恰当,用得适所,才更有意义。兹将“用”的意义,略述如下:

一、用人唯才,才能不计亲疏:人,要能给人利用,才有价值。用人,也有用人之道。用人唯才,这不但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而且用人唯才,才能不计亲疏,才能不受人情包围,才不会有后遗症。只是世上一般“用人”,总喜欢拉“裙带关系”,虽有好处,也有弊端。

二、用法如秤,才能无私无执:我们与人合作、相处,总应该有章法,如合约、信条等。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都要公正、公平,如秤之平衡,才能无私无执,如此共事才能长久,朋友的情谊也才能经得起考验。

三、用情须专,才能始终如一:人是感情的动物,平时与朋友的相处,对父母的孝顺,乃至男女的来往,都应该用情要专,切忌见异思迁,虚伪应付。所谓“假情假义”,一旦被人识破,不但关系不能维持,甚至感情破裂,反目成仇。

四、用物节省,才能积福进德:吾人生到世间做人,都是有很大的福德因缘。福德因缘如银行的存款,要节省俭用,否则透支负债的时候,银行是六亲不认的。平时用水,要想“滴水如金”,不能浪费;用电时,更要随手开关,节省能源。就算家境富有,也要淡泊朴素,这不但是积福进德,也是给后世子孙最好的教育。

五、用功要恒,才能养深积厚:人在世间,从小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要用功。读书要用功,修行要用功,但是用功就如发心,菩提心好发,恒常心难持。用功的价值,在持之有恒,例如学外语,有恒心,外语必能学得好;学技术,有恒心,技术必定学得精。读书做人,养成恒常的习惯,必定能学好做人处事。

六、用心若镜,才能澄清明澈:儒家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佛教讲,用心时,要能恶念不生,甚至要不思善、不思恶。能够一念不生,心如明镜,如此做人才会澄清明澈,才能人格无瑕,才会获得别人的尊敬。

七、用道光明,才能公平正直:人活着,是凭一个“道”做准则。道,就是人生的轨则,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世上有很多假道之人,借“道”之名,为非作歹,殊为可怕。所谓“天理良心”,不是要求别人,而是要求自己,只有用道光明磊落,对人对事才能公平正直。一个人公平正直,做人没有瑕疵,还怕别人不尊敬你吗?

八、用智纯善,才能完美无邪:人在世间,做人也好,处事也好,总要凭借灵巧智慧。但灵巧智慧不是教吾人要狡猾,而是叫我们要能纯洁善良。虽是朋友,如同手足;虽为外人,四海之内,也如兄如弟。就像佛陀在经典里交待弟子:“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你能把别人当成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则别人还会欺负你吗?所以用智纯善,人生才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