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仁者:
随缘度化,随处安住,誓把佛法传播五大洲,佛光人应以共生的地球人自我期许。
几天前我应邀到台湾中山大学演讲,对该校的师生说“人生生涯的规划”,使我想到佛光山的弟子,你们跟随我出家学佛,对于自己的人生是否也妥善地做了生涯的规划呢?
孔子自叙他十五岁始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乃能从心所欲而不踰矩。儒家主张人的一生要: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完成,使现世的成就得以延续到未来。这是中国传统儒家生涯规划的典型。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把人生规划为四个阶段:第一个二十年是完成教育期,第二个二十年属服务社会期,第三个二十年为教化人间期,第四个二十年则为游历世界期,概括了自我成长、成果回馈以及自我实现的圆满。
我国的金朝权认为一个人从二十五岁后,以十年为一分期,每一阶段应有不同的作为:
二十五—三十五岁是立志期,首应建立个人奋斗的目标。
三十六—四十五岁是建立期,开始发展功名事业。
四十六—五十五岁是成就期,功名事业已臻成就圆满。
五十六—六十五岁是维持期,一方面持续既有的成就,一方面把事业传授给最佳的接班人。
六十六岁以后为传益期,实际上是退而不休,继续贡献丰富成熟的人生经验于后人。
其实人生生涯的规划依各人的性格不同,有千差万别的类型:
重视实际性格的人,适合从事劳工、机械、农业等事业。
重视研究性格的人,可以投入工程、化学、天文及数学的领域。
重视艺术性格的人,适合成为诗人、画家、音乐家或导演。
重视社会性格的人,适合担任义工、社团、辅导及传教师的工作。
重视企业性格的人,担任经理、推销业务及政治的工作,都能发挥一己之长。
重视宗教性格的人,可以从事公益事业,成为慈善家。
重视传统性格的人,担任行政助理、会计或银行员的角色,必能恰如其分。
另外可依个人六根所长来规划生涯,如:
善于思考者,可立志成为作家、思想家。
口才良好者,可从事教育事业。
音声美妙者,可投身音乐天地。
手艺灵巧者,可朝向书法、绘画发展。
身勤体健者,可走向服务业或运动界。
心地柔软者,可致力于慈善事业。
当然,在决定一生志趣的时候,主观的条件如性格的差异,客观的条件如专长的不同,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而外在环境对个人价值判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妈妈说”是价值的标准;小学学童,“老师说”是权威性的决定;初高中的青少年,却是“朋友说”才具有一致的认同感;大学时代,“爱人说”恐怕最为有力了;而一位身心人格发展达到成熟阶段的人,“圣人说”便如明灯般,引导他走向到完美人生的终点。
综观我的一生,从发心做好一个信仰坚定的佛弟子,继而透过一支妙笔,希望自己成为佛教的评论家,为佛教界的是非、邪正、善恶留下公正客观的历史批判,但写作于当时并不被认为是重要的工作,所以才会有:“法师!你不做事会没饭吃。”这句话;写作行不通,我转而兴办丛林教育,从培养人才来为千秋万世的如来家业留下菩提种子;之后教育工作又困难重重,我开始走向布教弘法,我从穷乡僻壤到公众会堂、从监狱到军营、从学校到机关,四处讲经说法,从来也不觉得辛苦。后来又从弘法走向建立寺院的方向,使弟子们有办道的地方,在海内外创建了一百多座的寺院。现在我把自己规划为一个共生的地球人,来去无碍的云水行脚,随缘度化,随处安住,把佛法传播五大洲。
佛光山的大家,应该如何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生涯呢?我认为:
第一个十年,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要发心当一粒棋子。任由常住调派安排职务,或者参学接受教育,或者实习各种工作。
第二个十年,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发愿当一部汽车,如大乘车舆载运众生,这是服务大众、实践所学、培植福德、广结善缘的开端。
第三个十年,从四十岁到五十岁,要当广播电台,开始讲学、授课,以音声作佛事,弘扬佛法的妙义。
第四个十年,从五十岁到六十岁,要成为一部辞典,深厚的佛学素养,兼具摄众的崇高德行,辅以圆熟的人生历练,这个阶段就像一部活辞典,可以开始传道授课了。
第五个十年,从六十岁到七十岁,要做一个蒲团,不论念佛、诵经、礼佛、参禅各种修持,全在蒲团上完成,在禅悦、法乐修持游化。
第六个十年,自七十以后,犹如浮云一片,有禅者的随缘放旷,任性逍遥,自能来去无碍,随心安住了!
如何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希望佛光山的大家,要发愿当一座桥梁,度化众生,从烦恼的此岸到清凉的彼岸;要发愿当一滴水,滋润山河大地;要成为一棵大树,以树荫遮蔽众生三毒热恼;要做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要成为一片大地,富藏一切珍宝,承载一切众生,成熟一切众生!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要把人生规划成为:
智慧灵巧的人生 幽默风趣的人生
服务奉献的人生 忍耐宽容的人生
融和欢喜的人生 逍遥自在的人生
慈悲喜舍的人生 解信行证的人生
自他圆满的人生 从人到佛的人生
星云
佛光世纪二十七年
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