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一个人获得师长良好的教育,就能发挥一己之长,对国家社会大众有用。不同的阶段,学生经过老师的教导,才能具备常识、拥有技能、培养道德、启发思想,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说是广大又深远。那么,如何做一个老师呢?
第一,传道
父母养我色身,师长育我法身。身为老师,其教导的内容要合乎道德、合乎伦理、合乎人间正义、合乎做人道理。好比传统美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等。但是,现在有一些老师,有时师不像师,士不像士,教导不正的思想、不正的知识,甚至自己的行为也不合乎道德,让老师清高、尊严的形象,受到损害,那实在不可名为老师了。
第二,授业
古代的老师,除了传授学业外,也要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培养学生才能。现代老师也是如此,除了各种教学外,也要给予学生一些技术课程。尤其身为现代人,一生至少要有三张执照,例如驾驶、烹饪、水电、美容、会计、打字、医疗、护理……等,以备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是职场、人际关系、学习力上,发挥更大的能量,具有良好的表现。
第三,解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定有许多疑惑,除了专业知识上给予指导外,在内心上,必定有更多的不解。比方做人不会做,做事不通达,讲话不流畅,情绪管理不佳、人际关系不和谐,遇到挫折困难,如何面对、判断、克服、解决,林林总总,会有许多的不明白。做老师的,要给予学生引导,为其释疑。
第四,示范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我要学生能有道德、有事业、知进退、不迷惑,让他做人处世,都具备一个人基本的条件。那么,我做一个老师,更不能随意妄行,更要重视身教。我传授学生道业,自己也要奉行;我传授学生知识,自己也要日日进步;我为学生解惑,自己也要正知正见,培养智慧。如此,我才能做老师。因此身为老师,是很不容易的,只有以身作则,树立形象模范,潜移默化中,才能让学生自然效尤。
教育可使平庸者优秀,使资优者卓越。所谓“知识就是力量”,若心术不正,纵然学富五车,也是枉然。
归纳以上四点,为人师表要:顺法调御,以爱教导;诲其未闻,增广见识;随其所闻,令解善义;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尽己所知,教授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