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世间(1 / 1)

人生在世,认识山河、大地、宇宙、环境,可以扩大生命的空间,找出人生的定位,而认识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可以延长生命的时间,展现生命的价值。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对这世间有所认知,才能够纵观全局,一切了然于胸。如何认知世间,有四点意见:

第一,对时空,要认知现实

说到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无量阿僧祇劫;说到空间,有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在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中,最要紧的是对当下要有认知。把握当下的时间和空间,在对的时间、对的空间,做出对的事情。

第二,对传统,要认知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时代一直在变迁,却是历史的延续,知历史,可以鉴古证今。传统,是老祖先的智慧经验结晶,但也不是顽固地死守着过去。唯有认知历史,顺着时代潮流,融合现代与传统,才能为世人所需。

第三,对文化,要认知普遍

文化有长远性、普遍性,尤其现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地信息不断地交流,人们不能只再单纯地活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因此对于各种文化、学术、宗教,甚至政治、经济,都要有普遍的认知。不能普遍地认知,就不懂得包容异己,尊重其他文化;不能普遍地认知,就好像井底之蛙,只是拥有部分的天空,不能看到全貌,所知有限。

第四,对信仰,要认知正当

信仰是发乎自然,信仰能产生力量,信仰不一定要有宗教上的限制,要紧的是不能邪信。有了信仰,就要对真理有正当的认知,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正见”。有“正见”为前导,就好比孤舟在海上得到了灯塔的照明,能引导我们走向光明的人生,使我们的心灵有了皈依,生命得到救护,由此度向我们清净圆满的觉性。因此对信仰要有正当的认知。

园丁认知时令冷暖,才有花红柳绿;哲人认知时序起落,才明阴晴圆缺;为政者要认知民心,才能获得肯定,参禅者要认知自心,才能悟道明白。如果我们不认知这个世间,如何顺利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