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1 / 1)

人称为“有情众生”,因为有情感的作用,因此容易为了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而深受感动,甚至读了一本好书、欣赏了一部感性的影片,都会忍不住感动流泪。

感动是情感的流露,感动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感动的世界很美丽,感动的人生最富有。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其生命较有意义,因为感动就是佛心,感动就是佛性。感动有四点意义:

第一,感动是上跟下的融合

在一个团体里,如果主管经常因属下的勤劳而感动;属下也常感受到主管的爱护而感动,上下必然一团和气。在一个家庭里,父母要常思想着,如何才能让子女感动;为人子女者,也要想办法让父母感动。有了感动,彼此一定能敬上爱下,和乐相处。

第二,感动是人和人的情谊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感动是不可少的润滑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能时时因为我的说话、做事而感动,我也常常为你的礼貌、谦虚而感动,则不管是朋友、同事、邻居之间,必定能维持很好的情谊。因此一个人每天要时常感动,对于别人所做,要能欢喜感动,自己所做,也要能令人感动。

第三,感动是心和心的交流

在佛教里有所谓“接心”“印心”,不管是人与人,或人与佛之间,有了感动,彼此的心意才能沟通、交流。例如当初释迦牟尼佛发愿度众生,乃至因地修行时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就是因为“感动”;诸大弟子投身佛教,跟随佛陀到处弘法,也是因为“感动”,甚至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给我们感应,也是为了“感动”。感动是心和心的交流,有了感动,才能感应。

第四,感动是你我他的修行

在佛教的诸多修行法门中,“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例如见到佛陀的圣像,我很感动;见到别人虔诚地在诵经拜佛,我很感动;见到别人发心布施,我很感动;甚至见到苦难的众生,因为心中有所感,而发起慈悲度众的心,这都是感动。

一个人有没有佛法,就看他能不能感动,在修行当中,能够修出感动的性格,比较容易有成就。所以我们每天应该思忖着如何让自己的言语、行事,都能令人感动;能够因慈悲、发心、谦卑、忍耐、勤劳等行仪而令人感动,就是最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