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虫御木(1 / 1)

禅话禅画 星云大师 543 字 17天前

凡圣心法,原自备足;

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公案】

沩山灵祐禅师未悟道前,在百丈怀海禅师处参学。有一次,在严寒的夜里,百丈在火炉旁看书,沩山就站到百丈禅师的身旁随侍。

百丈禅师问:“谁?”

沩山禅师答:“灵祐!”

百丈禅师说:“你拨一拨火炉中,看看还有火没有。”

沩山禅师在炉中拨了一拨,回答:“无火。”

百丈禅师站起来,走向炉边,用火钳亲自在炉中深深一拨,结果拨出了一点儿火星,他取出来给沩山看,然后反问他:“你说无,这个不是火吗?”

沩山灵祐禅师说:“我知道是有,只是未能深深一拨!”

百丈禅师说:“这只是暂时的歧路,经典上说,要了悟佛性,当观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一到,如迷忽悟,如忘忽忆,那时才知道自己本来一切具足,不是从外而获得的。所以,祖师说:悟境同未悟,无心如有心。凡圣虚妄,本来心法,原自备足。你现在已是如此,好好保护并把握它吧!”

第二天,沩山禅师随同百丈禅师入山出坡(劳动服务),百丈禅师问沩山:“火种带来了吗?”

沩山禅师答:“带来了。”

百丈禅师追问:“在什么地方?”

沩山禅师捡起一枝柴,吹了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禅师。

百丈禅师欢喜地说:“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火种,代表了什么?暗示了什么?此即所谓佛性也。百丈禅师要沩山到炉中拨火,此即暗示他要找到自己的佛性。可是找到佛性本心,谈何容易!百丈禅师不得不亲自示范,要深深一拨,自性才能现前。甚至师徒在出坡时,都在策励生活中不要忘记自性,一句“火种带来了吗”,这里面蕴含多少慈悲、多少智慧、多少生活禅也。

【思考】

1.百丈禅师请沩山禅师拨火炉的用意为何?

2.文中的“火种”代表什么?又暗示什么?

3.如何找到佛心本性?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智宽法师,蒲州河东人,常诵《维摩诘经》及戒本,感召天神围绕。法师秉性慈悲宽怀,乐意帮助病人,不论出家或在家,离他远或近,如有患病没人医治的,就用车子把病人送到自己的住处,亲自照料。曾有一病人,腹部长了一个疮疽,脓流不出来,法师就用口吸它,后来这个病人因此痊愈。

后有土匪作乱,借故捕捉智宽法师,将他流放到四川边地,他婉拒了一切金钱、衣物等供养,只带着一头驴和一些经书。半路上,遇到一位行脚僧,脚受伤无法走路,躺在路旁,智宽法师就让他乘坐驴子,自己背着经典。当时农作物岁收不好,人民粮食短缺,他就用一点米煮成稀饭,彼此充饥,又将自己的衣物给他穿,有时将自己的食物让给他,有时减少自己的食物,含着一颗悲悯的心,劝导教化他念佛。

——口吮腹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