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衲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
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做马儿。
【公案】
无果禅师一心参禅,在山谷中幽居二十多年,都是由一对母女供应衣食。
由于他一直没能明心见性,深怕信徒的布施难消,于是想出山寻师访道,探究生从何来、死去何处。
那对护法的母女听说禅师要出远门,要求他多留几天,以便做一件衲衣①相送。
母女两人回家以后,马上就着手剪裁衣服,每缝一针,就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衣服缝制完毕,又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做路费。无果禅师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准备第二天动身下山。
当天夜里,无果禅师正在坐禅养息的时候,忽然有一位手执旗子的青衣童子,身后还有许多人吹鼓奏乐而来,其中还有人扛了一朵很大的莲花请禅师登座,禅师恐怕这是魔境,所以不予理会。
青衣童子再三劝请,无果禅师都不动心,他随手拿了一把引磬插在莲花台上,童子与诸人只好鼓吹而去。
第二天一早,禅师正要动身,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磬前来询问:“这把引磬不是禅师您的东西吗?昨夜我家的母马生了个死胎,死胎上就插着这把引磬。您的东西怎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
无果禅师一听,大惊失色,就说了一首偈语:
一袭衲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
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做马儿。
说罢,将衣服、银子还给母女二人,一别而去。
佛教的因果业缘,实在是不可思议的真理,即使悟道,若无修证,生死轮回,仍难免除,观夫无果禅师,可不慎哉?
【注释】
①衲衣:指僧衣。古人以世人所弃之朽坏破碎衣片修补缝缀而成之法衣,又作粪扫衣、五衲衣、百衲衣等。
【思考】
1.禅师收下衲衣及元宝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2.这则公案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延伸——缁门崇行录】
出家人有看见富贵显达而心生羡慕,希望能和他们一样的;也有看见富贵显达而心生厌恶,好像很不屑的。其实,这两种人都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你只知道羡慕他们,而不知道他们前生就是像你这样苦行修福的出家人啊!那又何必羡慕;你只知道厌恶他们,而不知道你的苦行果报,来生也会像他们一样是个有名位的官人啊!那又何必厌恶呢?既然都未脱离生死,互相交换,好像打井水的轮子,互相上下交替,想到这样生死不休,能不令人寒心吗?所以应该努力勇猛精进修行,不要浪费光阴,俾能超越世俗、出离世尘,哪里还有闲工夫去羡慕或厌恶鄙视别人呢?
——来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