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求名空自忙,名利二字陷人坑;
急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
【公案】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信徒到寺院里来求助维室默仙禅师,说他的太太非常悭吝贪婪,从来都不肯布施、做善事,恳求禅师帮忙指点教化。
信徒热诚地将默仙禅师亲自迎请到家中,只见这位信徒的太太虽然也出来迎接,与禅师谈话,可是双方聊了很久,她却连一杯茶水都舍不得倒。默仙禅师明白这位女主人确实悭贪,于是就握着一个拳头对她说:“夫人,请看我这只手,如果我天天紧紧地握拳,您觉得如何呢?”
夫人回答说:“如果手天天都这个样子,这是畸形!”
默仙禅师接着把手张开,继续问说:“那么,假如我的手天天都伸直而不弯曲呢?”
夫人回答说:“这同样也是畸形啊!”
默仙禅师听了,点头称许说:“一点儿也不错,这都是畸形。对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只懂得给人,不知道储蓄,这也是畸形。钱财要流通,大家才能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
这位夫人在默仙禅师巧妙的比喻下,对为人处世和用财之道终有所悟。
世间有人过分贪财,有人过分施舍,这些都不合佛教的中道之义。悭贪的人应知喜舍结缘,才是发财的方法,不播种,哪里有收成?布施的人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布施,假如生活艰难,还拿钱财去帮助别人,不顾家庭生计,这也是不净之施。
【思考】
1.试述本文之大意。
2.禅师如何教化信徒的妻子?
3.为什么说喜舍结缘是发财之道?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道宣律师,俗姓钱。初跟师父听戒律一遍,就想四处行脚参学,他师父呵斥说:“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修行哪有那么容易,你以为戒律听一遍就够了吗?学佛不入心,任你走遍天涯海角,参遍高僧大德,还是不会开悟的。”于是,一部《四分律》他整整听了十遍。后来道宣律师终生持戒严密,世所稀有。
有一天中夜,律师走在西明寺行道上,碰到石阶而跌倒,突然有穿战甲的天神扶着他,因此问他是何神。神回答说:“我是西方广目天王之子哪吒。因为大师戒律德行高超,所以一直护卫着您。”道宣律师于是请问他佛在世时的一些事情,哪吒逐条回答律师的问题;并以佛牙、宝掌相赠以表征信。道宣律师久居终南,弘扬戒律,故号“南山教主”,皇上追封为“澄照律师”。
戒律不是很玄奥的义理,宣公也不是钝根器的人,为何要他听十遍呢?因为戒是修道的根本,为的是要深入肌髓,浸渍日久而坚固不忘。今受戒者,受完之后,就将戒本束之高阁,尚不能了解其粗略的含义,更不用说是师父讲十遍,弟子听十遍了,我因此知道宣公的师父不是普通人,而其门下出大贤,也是其来有自啊!
——天神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