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自了汉(1 / 1)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公案】

黄檗希运禅师自幼出家为僧,后来得道开悟,开创黄檗山,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有一次游天台山时,碰到一位举止非常奇特的同参,两人相约一同到处参学。当他们来到一条小溪前时,正好溪水暴涨,这位同参叫黄檗禅师一起渡河。黄檗禅师道:“溪水这么急,能渡过去吗?”

同参没有回答,只是提高裤脚过河。过河时,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样轻松自如,不但边走边笑,还边回头招呼黄檗:“来呀,来呀!”

黄檗禅师见状呵斥道:“嘿!你这小乘①自了汉②。早知你有神通,便把你的脚跟砍断。”

同参被他呵斥的语言感动,尊敬赞叹:“你真是大乘③法器④。”说着便消失了。

佛教里有大乘、小乘,小乘先重自度,大乘则重度他。就像我们要到其他地方去,小车只能载少数人,大车则能载很多人。这位同参是一位小乘的圣者,见到溪水暴涨,自己渡河过去,却没有帮忙别人,所以佛教里经常批评小乘的圣者,纵然他们得道,也不及初发心的大乘修行者。因为小乘“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的作风,永远不能成佛。自己未度,先能度人,才是菩萨发心。

有些人一入佛门,欢喜闭关,就住到山里。其实,没有先累积很多的福德因缘如何悟道?就算得道了,难道忍心让众生在生死中沉沦?希望参禅的学人能发大乘心,行菩萨道,所谓“道在众生中求”,离开了菩提心,怎么能成就无上佛道呢?

【注释】

①小乘:又作声闻乘。指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以求得“自我解脱”。

②自了汉:指无利他之念,唯图自身之利益者;即抱持独善其身主义者。

③大乘: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

④法器:指有修证佛法的根性,能行佛道的人。

【思考】

1.为什么自了汉会赞叹黄檗禅师是大乘法器?

2.何以说“道在众生中求”?

3.请分享“自己未度,先能度人”的故事。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昙选法师,高阳(今河北)人,住在兴国寺。生性慈善,喜好救济别人,从不积蓄财物。购置了一个大锅,把自己和乞丐们的食物一起放到锅子里熬成浓稀饭,并且亲手替他们盛粥,和他们坐在一起吃,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看到容貌消瘦又穿着破烂衣服的人,他就会怜悯地流下泪来,悲伤难过之情无法抑制。

——赡济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