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善不思恶,
正恁么时,
如何是本来面目。
【公案】
清朝的顺治皇帝笃信佛教,也很喜欢亲近禅师问法论道。有一天,他召请玉林国师请示佛法。原来顺治看到《楞严经》里,有所谓的“七处征心①”,他疑惑地想:心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怎么会知道外面的事情?若说心在外面,身体里面不就没有心了?心,究竟在哪里呢?
于是顺治皇帝就问玉林国师说:“心在七处,还是不在七处?”
玉林国师答:“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再问:“悟道的人,还有没有喜怒哀乐?”
玉林国师反问:“什么叫作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又问:“山河大地从妄念生,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一动,才有世间种种现象。果真心中的妄念息了,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林国师答:“如人自睡梦中醒来,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最后问:“如何用功?”
玉林答:“无住②无名。”
顺治皇帝是一位佛法素养很高的君主,从他的《赞僧诗》中便可看出他对佛法非常契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他也非常羡慕出家的生活:“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玉林国师则是一位风仪出众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使是皇帝问佛法,他也是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注释】
①七处征心:阿难因乞食而遭遇摩登伽女以幻术**,将毁戒体时,佛遥知之,敕文殊持咒往护阿难归来。佛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阿难先后以七处回答之,均为佛所论破。盖欲破除阿难之妄想缘心,使其妄心无所依止,故一一论破,以显此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之妙净。
②无住: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着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
【思考】
1.试述“七处征心”的由来。
2.请分享一则与玉林国师或顺治皇帝有关的故事。
3.本文哪一句话让你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延伸——缁门崇行录】
宋朝神鼎山洪□禅师,豫州(今湖北)人,与汾阳太子院善昭禅师齐名。年轻时隐居在南岳衡山,二十年后才当住持;又再二十年后,才开堂说法,这都是机缘成熟的缘故,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思。
——事皆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