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公案】
龙虎寺禅院聚集了许多青年学僧,他们正在寺院的国墙上草拟一幅龙争虎斗的壁画。图中,龙在云端盘旋,正作势往下冲;老虎盘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已修改多次,学僧们总认为画中的动态不足。
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们就请禅师对这幅壁画表示一下意见。
无德禅师仔细观看后,就说:“画得很好!但是,龙与虎的特性没有掌握住。龙在攻击之前,头会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会向下压低。龙颈后屈的角度越大,虎头越贴近地面,就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欢喜受教,齐声说:“老师真是一语道破,原来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而且虎头也抬得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于是借机开示:“学僧们,为人处世,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必须退一步地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地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又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你们且听我一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诸位仁者,能会意吗?”
学僧们至此,似有所悟。
禅者的人格,有自尊的一面,他们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有如龙抬头、虎前扑;但有时也非常自谦,有如龙退缩、虎低头。这正说明了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
龙为兽中之灵,虎为兽中之王,禅者乃人中之贤。同样都要以退为进,以伏为高,以谦为尚。以此原则来参禅修道,为人处世,不是也很相宜吗?
【思考】
1.试述龙与虎的特性。
2.为什么退步的人能向前,谦卑的人能更高?
3.请分享一则“以退为进”的故事。
【延伸——缁门崇行录】
北齐僧稠大师时负盛名,文宣帝经常率领左右随从及侍卫到寺院,大师一向都在寮房静坐,不去迎接也不去送行。他的弟子直言规劝他对皇帝还是要卑躬些为好,大师回答说:“昔日宾度罗尊者就因为走出门外七步迎接优填王,致使优填王失国七年;我的德行虽比不上宾度罗尊者,但也不敢破坏出家人的形象,只冀望皇帝因恭敬三宝而获得福报罢了。”因此,天下人对大师清高的德行更加崇仰,称他为“稠禅师”。
——驾不迎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