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人之美,满人所愿(1 / 1)

关于布施,前章已有提及,此处“他有所求,施令满足”的重点在于“满人所愿”。满人所愿,也就是给人希望。

《大乘起信论》有一句话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正是为人处世最好的性格。所谓“随缘”,就是随顺因缘。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每个人都离不开因缘和合而存在,因此,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要随顺因缘,满人所愿。

随缘满愿是佛教徒致力努力的方向,随缘放下,心情自然愉悦;给人满愿,就是最大富足。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事?其实,我对管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不过,我大部分都是与人为善,给人“OK”、“YES”,有人向我提出要求,我很少说“NO”,我觉得那很煞风景,也很伤感情。不过,有时候,世间事也不是统统都说“YES、OK”就好了。

别人有所求,能够满其所愿,皆大欢喜,当然是最圆满。但实际上,我们却很难做到事事满足别人所求,这时也就可以用替代的拒绝。例如有人邀请你出席表演活动,你无法亲至会场观赏,可以改致赠花篮给予祝贺等等。能有替代,就不会让对方觉得难堪,也不会因此而结怨。总之,人间相互助成是很重要的。

过去有一位女学生在我们丛林学院念书,有一天她跟我说:“院长,我要去看白雪溜冰团的表演。”还说:“如果不给我看,我一生都会遗憾。”我听了之后想:这实在很麻烦,我作为院长,怎么能够只承诺一个学生去看溜冰团的表演,其他的学生又该怎么办呢?但是如果我不准许,她一生都要感到遗憾,这可就严重了。

在我的理念,在有规矩的学生面前,不用规矩,规矩是为不守规矩的人而施设。这个学生平常表现不错,所以我就拿了二百块钱,告诉她说:你替我做一件事,帮我到高雄买一些文具,剩余的钱随你花用,十点钟以前回来就好。

她看了白雪溜冰团以后,一生都不觉遗憾,我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免得她为了一个小小的心愿无法成就,而退失修道的心。

还有一个女孩,虽然人在佛学院读书,但是对红尘仍怀有梦想。有人故意问她要不要出家,她说:我还没有擦过口红,没有化过妆,没有穿过玻璃丝袜,也没穿过牛仔裤。我一听,确实没错,她心里有很多挂碍还没放下,怎么能叫她出家呢?因此,之后为了满这许多女孩的愿,我出国弘法,就买了玻璃丝袜、牛仔裤、口红,带回来送给她们。当时,海关很严格,每一样东西都要翻箱查问,他看到一个出家人买那么多玻璃丝袜、口红,就在旁边冷笑:哼!大法师,买口红。我心里倒是想:你懂什么?不过,我行得心安理得,也就不去计较了。

总之,我觉得,佛教摄受众生要有方便,有些时候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我在佛光山立下的工作信条是: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也就是要为你服务,让你欢喜,满足你的希望。人得到了满足,受到了尊重以后,什么事情也就都能合作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