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有云:“佛法难闻,良师难遇,人身难得,诸根难具。”尤其“良师难遇”,就像千里马易得,而伯乐难求。
善知识是学佛的增上缘,能够引导人趋向正道,成就人的法身慧命。所以,对于善知识,我们要有坚固的信心,在他说法开示时,虚心纳受,才能获益。
记得早年我受戒时,要经过老师口试。老师一见到我就问:“你来受戒,是自己要来的,还是师父要你来的?”
我很理所当然地就回答:“是我自己要来的。”
没想到老师拿起一把藤条,就往我身上打了十几下,再轻描淡写地说:“你真是岂有此理,师父没叫你来,你自己就来了。”
听老师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想:对啊!我怎么没有说是师父叫我来的?
轮到下一位老师问话,还是同样的问题:“你来受戒,是你自己要来的,还是师父叫你来的?”
已经有了一次经验,这次我就回答:“老师慈悲,是师父叫我来的。”结果还是挨了一顿打。
被打了以后,老师说:“你真是岂有此理,如果师父没有叫你来受戒,难道你就不来了吗?”
我心里就又想:老师打得也有道理。
再换另一个老师,仍是同样的问题,前面已经被打过两次,有经验了,于是我就回答:“老师慈悲!是弟子发心要来,师父也有叫我来。”
自以为这次回答得很好,结果老师仍然是一顿打,打了半天后就说:“你好滑头啊!”
接着又换另一个老师,不等他开口,我就把头伸过去说:“老师!你要打就打吧!”当时心里是这么想的: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那我就不要再说、不要再辩解了。
我十二岁出家,住在大丛林的僧团中达十年之久,之所以能通过十年苦行的教育,是因为我有一个很好的观念:当受到委屈、被人欺侮、遇到逆境时,都认为是“当然的”,即使不合理,也认为是“当然的”。
那时年纪小,对于师长故意委屈我、处分我的教育方式,当然也会感到无情无理,一直到了多年后,年岁渐长,才终于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以无情对有情,以无理对有理”看似不讲究情理,实是在磨炼我们的心志,养成我们独立的性格。无理的教育打去了我的习气,也打去了我的执着;能在无理之前认输,将来在真理面前又怎么会不服从呢?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实在很幸福,因为那种无理的教育对我一生帮助很大。
这就像禅门中有名的“德山棒”、“临济喝”,以棒喝去除我们无始以来的妄念我执,显现清净无染的本性。在禅堂里参禅,无理三十棒,有理也是三十棒,无论打也好、骂也好,看起来似乎都与佛法无关,甚至让人觉得不近人情,但事实上,佛门为了加速一个人道业的完成,为了让人求证佛法大道,有时也不得不如此。
就像密勒日巴尊者的师父马尔巴大师,为了磨炼密勒日巴的耐力,要求他搭建房子,几次盖了又拆,拆了又盖,稍不合适,就给予鞭打,以种种惨无人道的方式来为难他。然而密勒日巴尊者始终都能忍受下来,最后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位,成为一代上师。
现代青年所受的教育和过去大不相同。许多年轻人,当你教训他的时候,他都有辩解的理由,常常是:我认为、我以为、我想、我要、我觉得……而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理由太多,也就不容易进步。
其实“有理是训练,无理是磨炼”,能接受多少无理的要求,就会有多少佛法的成就。无理并非都不好,就像有的植物,你天天为它施肥浇水,有时反而长得不好,反倒是故意几天不浇水,它长得绿意盎然。所以,无理也如同是一种养分,可以激发人的力量。
因此,对于善知识的指导,我们应心存感恩,不要心有不服。果能如此,则将来或有一点成就、一点人缘、一点前途,为人处世也就成功一半了。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发言修行常相应,己罪不藏于善友,
闻经不求人法过,所言一切皆信受。”
那时,世尊就说偈语:“一个人若能言行一致,于朋友面前不隐藏自己的错误,听经闻法时,对于说法者能够不生恶心恶念,‘观德莫观失’,乃至对于开示之法欢喜信受,不求过失,那么所说的话就能令人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