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浩瀚广博,非一蹴可几,有心深入佛学堂奥者,除了“佛教徒应读专书”外,佛学工具书及参考数据可以辅助吾人系统地了解佛法全貌,亦可作为查询、专题研究的参考。兹列出常用参考书籍如下:
一、辞典、百科全书
《经律异相》:梁代宝唱撰。本书系将散见于经、律中的希有异相集录而成,属于百科全书的一种。
《法苑珠林》:唐代道世著。摘录佛典的思想、术语、法数等。
《一切经音义》:唐代慧琳撰。以梵音对译,注释难解的名相字句。
《大明三藏法数》:明代一如奉敕编纂。每个条目附有略解、出处,并引诸家异说比较。
《教乘法数》:明代圆瀞编。基于天台的观点,收录佛教经典乃至诸子百家中的法数。
《禅林象器笺》:1741年日僧无著道忠编,为禅林事相的辞典。
《佛学大辞典》:1921年丁福保编。此辞典的编纂,对民初佛教的贡献甚多。
《佛书解说大辞典》:1931年日本小野玄妙编。详细解说经律论及和汉各宗典籍。
《望月佛教大辞典》:1936年日本望月信亨等编。资料丰富、详尽,甚受学者重用。
《中英佛学辞典》:1962年佛光出版社出版。为中国佛学语辞与梵文、英文同等语辞的辞典。
《佛光大辞典》:1988年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主编。搜罗范围广博,是一部现代佛教百科全书,为现代学者普遍使用。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1994年蓝吉富主编。引用近百年来海内外学者相关著述,深具现代意义。
二、藏经目录、索引类
《出三藏记集》:南朝梁代僧祐撰。集录历代译经的缘由、目录、序跋等,并附译经者的传记。
《历代三宝纪》:隋代费长房撰。本书为佛教传入我国后至隋代的弘法记录,亦为译经与著作的目录。
《开元释教录》:唐代智升编。列举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至唐代开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间一百七十六名译经僧所译大小乘经律论。
《阅藏知津》:明末蕅益智旭著。系将佛典分成经、律、论、杂四部,并加扼要解说。
《大藏会阅》:会性编。为经典解题书。
《大藏经索引》:为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的索引。
三、藏经类
《卍续藏经》:1905年刊行,内容多为中国古代大德的著述。
《大正新修大藏经》:1932年完成,高楠顺次郎等人发起刊行。
《佛光大藏经》:将历代藏经重新整理、分段、标点、考订、注释,并含经题解说、索引,计分十六类。
《南传大藏经》:指锡兰上座部所传的巴利文大藏经。
四、史传类
《佛国记》:东晋高僧法显经西域至印度诸国求法路程中诸种见闻的记录。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玄奘游历印度、西域的见闻录。
《南海寄归内法传》:为唐代义净游学南海、印度的重要著述。
《祖堂集》:五代南唐静、筠二师编著。为我国初期禅宗史传之一。
《景德传灯录》:宋代道原撰。集录禅宗诸祖传灯法系。
《五灯会元》:南宋僧普济撰。收录自过去七佛乃至东土南岳德山子涓嫡传付法禅师的行历、机缘。
《佛祖统纪》:南宋志盘著。全书主要阐明天台教学的传统,仿史书纪传体及编年体增编而成。
《指月录》:明代瞿汝稷撰。记述禅门诸宗匠的略历及机缘语句等。
《中印佛教交通史》:东初著。
《佛教史料学》:蓝吉富著。
五、宗派专书
《华严五教章》:唐代法藏著。华严宗的教判论著。
《禅林宝训》:南宋净善重编。收录黄龙慧南至佛照拙庵等宋代诸禅师的遗语教训,凡三百篇。
《禅学大系》:1915年刊行。收录有关于禅的代表性经录等。
《教观纲宗》:明代智旭撰。阐释天台教观二门的纲要。
《安乐集》:唐代道绰撰。宣扬往生净土的真义。
《净土丛书》:道安等人编纂。收录净土典籍三百种。
《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译。
《戒律学纲要》:圣严著。
《八宗纲要》:日僧凝然著。
《佛教各宗大纲》:黄忏华撰。
六、丛书类
《海潮音文库》:收集1920年至1930年间,《海潮音》杂志的菁华篇章,分类成书。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1979年张曼涛主编,计一百册。
《现代佛学大系》:1982年蓝吉富主编,凡六十册。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1986年蓝吉富主编,计一百册。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1997年出版,系现代白话佛典译作,计一百三十二册。
七、年表、年鉴
《佛教史年表》:1987年佛光出版社出版。
《走过台湾佛教五十年》:1996年佛光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佛光山开山二十周年纪念特刊》
《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纪念特刊》
除了以上所列之书目外,尚有佛教杂志、学报及学术会议论文集等,都是资料收集的极佳来源。以“人间佛教”为主流的21世纪,佛教发展趋向于现代化、生活化、国际化、融和化,佛教徒除了佛教典籍外,亦应涉猎世学,融会佛法与世学,令生活佛法化,缔造人间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