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时(1 / 1)

季节有春、夏、秋、冬的四时循环,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生死轮回。甚至在人的一生当中,也有“四时”:少年时、青年时、壮年时、老年时。在这四时里,我们应该如何安排自己?如何发展自己呢?“人生四时”有四点看法:

第一,少年时要有恢宏气度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开始,培养大志、大量,是走向光明的起步。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怀,陈涉有“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之志;能效法先贤志士这种恢宏开阔的气度与眼光,人生必定有不同的境界。

第二,青年时要肯吃苦耐劳

青年的时候,不要只想享受前人给我的恩泽,或是享用父母长辈遗传给我的遗产。“要怎么收获,必先怎么栽”!未经流过汗水的耕种,收不到丰硕的谷米;没有付出心血的努力,尝不出甜美的滋味。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把握青年时期,靠自己发愤图强,吃苦耐劳,求取生存,创造事业。

第三,壮年时要不妄自菲薄

胡适曾说:“种种从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更莫哀。”有人到了壮年时期,回首过去,望向未来,有时不免慨叹自己年近半百,一事无成,光阴虚度。其实,壮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逐渐迈向成熟稳健的时候。如孙中山说:“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即使我只是出租车司机,我把车子开好,让每一位乘客欢喜,就是成功的司机;我是盖房子的建筑小工,我把小工做好,让这栋房屋住起来令人安心,就是成功的工人。即使只是一个清道夫,也都是伟大的,他冒着生命危险,清扫街道,他不嫌肮脏恶臭,搬运垃圾,对世间也都有所贡献。所以,壮年时期的人,不必妄自菲薄。

第四,老年时要能传递经验

老马识途,老牛舐犊,一般也有所谓“老人是一宝”。人到老来,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已不在色身的长久,而是在功德慧命的无限。老年人的阅历丰富,这时要把自己的智慧、经验传授出去,所谓“老干新枝”,才有生命的传承。所以,年老人要给青年人传承交棒,生命的延续就可绵延不绝。

身体的四大调和,则身心轻安,健康活力;生活依止四正勤,则精进不懈,远离烦恼;一年四季调和,如《论语》所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左传》里的“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说明一天之中,也有不同规划。人生四时,各有责任、义务,每个阶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