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让生命无苦而终(1 / 1)

不要紧 星云大师 555 字 7天前

近年来,很多医院都设有“安宁病房”,专门为癌末或重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过去一般人因为很少能坦然面对死亡,往往忽略了“临终关怀”的重要。直到20世纪中叶,由于医学及人文思想发达,现代人终于意识到,生命的关怀应该从出生到死亡、从身体到心灵,因此有“安宁病房”的兴起,并且将“临终关怀”当成一项生命课题来研究、讨论与推广。

“临终关怀”并不是消极地等死,而是积极地拔济饶益,通过对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坦然地面对死亡。根据《佛说无常经》说:“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若苾刍、苾刍尼,若邬波索迦、邬波斯迦,若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经中并且具体提出照顾临终病人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

(一)注意环境的整齐清净、光线的柔和、空气的流通。

(二)供养佛像,使病人观相而生善念。

(三)为病人宣说阿弥陀佛的慈心悲愿及西方极乐净土的种种庄严,使病人生起乐生佛土之心。

(四)引导病人念佛,其余探病者亦应为彼病人称念佛号,声声不绝;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菩萨执持香花接引,心生欢喜,必无退堕恶道之苦。

(五)若命终后,眷属应止哀,不宜大声哭泣,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随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礼请法师或自行诵经,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

另外,姚秦鸠摩罗什大师说,外国习俗中,一个人从出生至临命终时,所做的善事平时都要一一记录下来,等到往生前,由家属为其讲说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欢喜心,而不恐惧害怕死亡。

由此可见,佛教早就注意到“安宁照顾”与“临终关怀”的重要。佛教虽然讲“生死一如”,目的是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这才是最实际的做法。

当然,生命不是临终的时候才需要关怀,生的时候就要给予照顾;甚至临终关怀也不是只对临终的病人所做的医疗照护,而是对广大社会大众施以一种广义的死亡教育,让人正视生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不谈。因为有生必然有死,死前的临终一刻是每一个人必然要面临的;既然人人都或早或迟要步入不同性质的临终期,就应该早做准备,包括心理与生理上的准备。

甚至即使说“临终关怀”是针对即将死亡的病人所做的关怀,也不应该只是在安葬遗体、处理完后事就算结束,而应对他的精神事业,以及后代子孙继续给予应有的帮助,让他能“死得安心”“死得瞑目”。所以“临终关怀”不在于关怀生命活得多长,也不只是关怀死时的情况或死后的安葬问题,应该关心的是死后的去处、死后的安心,这才是“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