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1 / 1)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随着物欲的不断膨胀,越来越多的人渐渐迷失自我,进退失据。稻盛和夫曾经不无感慨地说道:“为什么如此闭塞的状况充斥着整个社会呢?那难道不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吗?我想对这个时代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从根本上质问人为什么活着。”

那么,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人为什么而活着”,很多人或许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看透这个问题,也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有的人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功成名就、名扬天下,这些人,带着强烈的功利心来看待生活和人生,因此其生活大都充满了竞争,充满了拼搏,充满了各种欲望。这些人当中,可能会有部分人获得成功,但多数人都被巨大的欲望压垮了。

因此,人生需要修行,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觉悟,让自己更好地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而不是一味寻求物质上的刺激。如果人活着只是为了追求财富和地位,那么个人是很容易迷失自我的。

有的人认为,人活着没有多大的意思,就是为了过平凡人的生活,就是为了体验普通人的人生历程,这一类人或许看得很开,看得很透,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碌碌无为。就像人们找工作一样,有的人是为了养家糊口,为房子、车子和孩子的教育奔波一生,他们对工作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只要工资到位就行,因此也没有完整的人生规划,也无所谓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多时候,他们都在随波逐流。现在,有很多所谓的“社会夹心层”“躺平一族”,其实这都属于放弃了自己。

在谈到人生在世的意义时,稻盛和夫说道:“当有人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时,我毫不犹豫地、毫不夸耀地回答‘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在这里,稻盛和夫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资源、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增加,而更加看重的是个人灵魂的修炼。稻盛和夫希望一个人去世的时候,可以更加崇高,更加纯粹,更富有智慧,所以他主张人活着就要修炼和提升自己的灵魂,将自己拔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只有心灵更纯洁、灵魂更高尚的人,才能够活出真正的价值,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那样:“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灵魂修炼”听上去有些哲学甚至是禅宗的味道,事实也正是如此,稻盛和夫本人就曾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对中国古典哲学以及禅宗思想,稻盛和夫非常看重,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当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管理风格和人生哲学体系。在经营管理企业的时候,他始终坚持修心为上,认为只有让灵魂变得更加崇高,企业家才有足够的道德修养来管理企业,才能将企业推向一个发展高峰。中国人在评判某位领导时,爱说“德不配位”,稻盛和夫所强调的灵魂修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做到“道德和社会地位的匹配”,只有在道德和人格上都居于高位的人,才有能力带领其他人获得幸福。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而修行并不一定要去寺庙里参禅打坐,不一定要像那些苦行僧一样云游四海。精神上的修行,完全可以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将精力、情感、智慧彻底地投入眼下的工作当中,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比如,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行为动机,要坚持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要坚持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稻盛和夫一直强调人们要保持认真和专注,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中去,要坚持利他主义原则,从表面上看起来,稻盛和夫所强调的这些内容,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更好做,只是为了更高效地实现目标,但本质上来说还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升和灵魂的修炼,确保个人可以变得更加高尚和纯洁。

所以,许多人将工作当成了一种人生必须背负的重担,而稻盛和夫却通过工作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坚持完成人生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