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别人认为做不成的事情(1 / 1)

美国有一个卡内基协会,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创立的,而这个协会在其1991年度《研究报告》的开篇这样说道:“我们接下来将要挑战的事业,正是别人认为我们绝不可能做成的事。”

这段话正是引用了稻盛和夫的原话,稻盛和夫多次强调“要做被人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这是他在面对外界的质疑时所提出来的口号与宣言。如果仅仅说是做事,或者完成既定的任务,实现既定的目标,那没有任何挑战性,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人越是看扁你,越是觉得你做不成某件事,那么就越是要去做这件事。他喜欢接受这种挑战,非常享受这种被质疑和挑战的过程。他认为,一个人、一家公司,只有拥有挑战极限的勇气,才能够不断推动自己进步,成就伟大,塑造辉煌。

很多人觉得稻盛和夫不过是爱说大话而已,但纵观他的一生,他的确有足够的资本说出这样的话。比如,在创办京瓷公司时,稻盛和夫一直期待着可以在陶瓷研发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可以研发出一款具备竞争力的陶瓷材料,可是外界对此并不看好。他们认为,京瓷公司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企业,基本没有任何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公司所拥有的员工也很普通,并没有什么高精尖领域的人才。不少人觉得稻盛和夫不过是白日做梦,亲朋好友也劝说稻盛和夫还是选择做其他项目算了,不然,在新陶瓷的项目研发上给同行笑话,面子上也不好看。

面对外界的质疑,稻盛和夫不仅没有气馁和撤退,反而把这些打击当作动力,带领全体员工接受挑战,下定了将外界不看好的项目顺利完成的决心。在他的亲自动员和带领下,整个京瓷公司上下一心,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搞研发,最终成功地研发出了新陶瓷。这项成绩,不仅破除了外界的质疑,还让京瓷公司得以迅速崛起。

后来,稻盛和夫非常自豪地表示:“事实上,京瓷过去做的也是人们认为做不到的事,开发新型陶瓷,把它作为新兴工业材料,将它发展成为数百万亿日元规模的新兴产业。在此之前,人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优良性能,进一步开发出半导体封装件,促进了电脑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又开发出了人造骨、人造牙根等新物体,为社会做了贡献。京瓷如此富有独创性,很多公司归结在京瓷的开发力上。对照自己,他们会说‘我们公司缺乏那样的技术,无法发展也是不得已的事’。我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没有哪一家公司天生就有杰出的技术,能不能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这才是能不能实行独创性经营的关键。”

在拯救日航时,稻盛和夫也是这样,勇于挑战别人认为他做不成的事情。当时,外界普遍不看好稻盛和夫,认为他必将晚节不保。要知道,日本航空公司因负债2.3万亿日元而破产,直接导致银行损失5500亿日元,44万股民的股票也不得不归零。在稻盛和夫接手之前的那一个财年,日航亏损额竟然高达1800亿日元。虽然稻盛和夫接下了重担,但舆论几乎100%认为日航肯定免不了要“二次破产”,即使稻盛去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他也很可能会被日航拉下泥潭,毁掉一世英名,但稻盛和夫偏偏不信这个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带领日航的全体员工干劲满满地迎难而上。2010年,日航在稻盛和夫接手后一年,就实现1866亿日元的盈利,然后,稻盛和夫直接在2011年3月便挂冠而去。稻盛和夫在日航前后任职共计400多天,但正是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为日航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日航重新上市,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奇迹。或许人们对日航的重新上市不以为意,但是要知道自从1962年以来,日本政府的企业再生支援机构协助重建的破产企业共有138家,其中有59家企业在重建过程中最终消亡,这些重新获得上市机会的企业只有9家,它们从着手重建到上市的最短时间,也花了7年多。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稻盛和夫的确了不起,同时也证明了他挑战外界质疑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人也撼动不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会受到外界评价的左右,甚至会通过外界的评价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凭借外界的评价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是,这样干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可能会丧失掉自身的主观判断力,将他人的评判标准当成自己的评判标准,将他人的想法当成自己必须依循的行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竞争力定然会有所削弱,个人的奋斗意识也定然会受到外界的渗透,尤其是当外界普遍不看好你的时候,你极有可能会表现出妥协、退缩和保守的一面,丧失继续努力和挑战不可能的决心和勇气。

有时候,人们需要保持自信,需要尊重和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稻盛和夫鼓励人们做那些被别人都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并不是一种盲目的自信,也不是一种随随便便提出来的发展策略。对此,他提出过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他认为没有人或者没有公司从一开始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总有一些事情是难以解决的,但人们必须认识到变量的概念,必须意识到只要肯努力付出,那么就会不断获得进步,而做那些在别人看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建立在进步的基础上。

从这一点拓展开来说,稻盛和夫认为人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自己未来可以获得成功,解决当前遇到的难题。稻盛和夫说过:“所谓不可能,只是现在的自己不可能,对将来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应该用这种‘将来进行时’来思考,要相信我们具备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巨大能量。”

他不止一次谈到了“将来进行时”的话题。他认为,当前的能力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发展界限,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获得进步:“有关创造性的话题,我经常讲一个用将来进行时思考的观点,不是以现有的能力决定将来能做什么,而是现在就决定一个似乎无法达到的高目标,并决定在将来的某个时点达到它。盯住这个目标,通过不间断的顽强努力,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提高到将来的某个节点能达到的既定的高目标。如果只以现有的能力判断今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根本无法开阔视野。现在做不成的事,今后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做成,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才可能开辟一个新时代。”

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人需要认真应对自己的挑战,做到不卑不亢,既不要过分夸大任务的难度,也不要盲目自信和乐观。不过,人们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通过时间的增长来强化个人的能力,挑战一下那些被他人普遍不看好的任务,因为人是会成长的,能力也会持续进化,现在做不到并不代表以后也做不到,重要的是要具有敢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专注地应对各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