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接下来考试正式开始。做四五道题之后,发现了一道没见过的题,此时你会怎么做呢?最可怕的就是时间不够了,总之,先一道一道地慢慢往下做。
试卷上一边标注“○、×、?”一边解题
实际考试中,常有没见过的题目或者非常少见的题目,我们很难在计划时间之内解答出来,无论怎么安慰自己不要着急都没用。所以,考试开始之后马上集中精力答题,尽量不浪费时间。最差的状态就是一边着急忙慌地想把会做的都做完,一边又想着别的题,作答的时间完全不够用。
对于完全没有见过的题目和稍微思考一下不太懂的题目,如果是选择题的话,先选择一项,然后在答案后面标注“?”符号,最后回过头来作答。如果仔细思考下去,会影响后面的做题时间,导致会做的题目没有时间做。
另外,实际考试中能否留出检查的时间尚不可知。所以在确定正确的题目旁边标注“〇”;无论如何也解不出来的题目旁边标注“×”;不确定是否正确的,或者想仔细思考一下标注“?”。
做了标注,就算最后检查的时间所剩无几,我们也可以判断先检查哪些题目更容易得分,率先检查这些题目。
最后检查环节不确定答案时,坚持最初的答案
我最后检查时只改两种题目,首先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填涂到答题纸上,然后检查答题卡上有没有涂错的题目,“〇”“×”或者数字填写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写在了正确的答题区域。例如,有没有把12题的答案写在11题的位置上等。这样检查,简单明了,很快就会结束。
接下来需要检查的是标记了“?”的问题。标记的问题应该不止一两个,我们需要根据剩余的时间,把能想到的都想一遍,如果和最开始想的不同就改成最新的答案。
如果此时还有剩余时间,可以检查其他题目。只不过常常会把正确答案改错。
不管一开始是否对填写的答案有信心,检查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可能做错了。根据我的经验,往往最开始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为最开始解题时,时间尚算宽裕,大脑还未疲惫,所以那时做出的答案最可能是正确的。
检查相当仓促,就算最后还剩10分钟左右,实际用来检查的时间也不过只有5分钟。“必须在5分钟之内检查完”,绷着一根弦,自然就没法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如果还没做完,但是时间快到了,先花几分钟填完答题纸。如果是选择题,则全部选择“C”选项,至少有可能蒙对了,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填就一分得不到。
如果是判断对错的题目,则有50%的可能性蒙对。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总之,我们需要先把答题纸填完。
重点:用2种检查方法。答案不确定时,坚持最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