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难免会陷入各种不安,经常会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习的速度是否过慢。此时,也许可以考虑找一位指导老师。
可以只在第一阶段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
学习的初始环节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距离考试还很远,考生常常会“疑神疑鬼”,感到惴惴不安。比如,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复习,以及学习的速度是否过慢等。
此时,如果能有一位老师肯定我们的学习方法,我们就会安心许多。
这位指导老师发挥的作用,不是教授知识,而是管理你的学习进度,起到批评、激励的作用。
“按照计划进行,本月把参考用书全看一遍吧。”
“本月学习量不够,下个月补回来吧。”
“本月的目标是什么?重点学习哪一部分呢?”
“争取在考试前一个月的模拟考试中达到及格分数线。”
如果有一个定期督促的老师,我们就可以沉下心来专心学习,稳步前进。只是,这样的老师几乎都要花钱。
刚开始学习的第一个阶段,自己摸索的感觉最强烈。我们可以只在第一阶段请老师指导,或者只在第一阶段去辅导学校学习,以获取相应的指导。
出于谨慎,我要事先说明,我并不信任那些提供免费指导的人。免费的服务也就意味着无须负责。他们可能会胡说。而且,即使他们是出于善意的建议,对我们的学习仍然派不上什么用场。
为什么需要留下学习的痕迹
留下学习的痕迹是消除不安和焦虑的好方法之一。
我认识的人中,有每天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的,还有在计划表中记录实际学习成果的。
留下学习痕迹的好处,就是将自己学习的进度可视化。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自然会拥有自信、肯定自我、消除不安,单单是这样就非常有意义。另外,为了保证学习的持续性,保持自我肯定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刻意做自己擅长的题目来获得自我肯定感。
不管怎么做题,错题太多都会引起不安的情绪。相反,做对的题越多,我们越坚信自己的学习是有效果的。会做的题越多,学习也就越顺利,从而获得安心感,肯定自己。
但是,只做擅长的题目容易掉入“擅长部分陷阱”,所以以一个月做一次擅长的题目的方式来消除不安,获得自信,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重点:可以仅在最开始寻求他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