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格考试,制订计划尤为重要。尽管大家都认为应该制订计划,但仍有人因为计划难以完成而放弃制订计划。
阅读参考用书的速度
为了高效利用时间或是持续学习,我们需要制订学习计划。但是,不切实际的计划一般都难以实现。
学习的最初,阅读完真题后,我们会开始学习参考用书。假如一本参考用书有300页,像“每天阅读30页,10天完成”这样的计划,一般都难以完成,最后会落空。这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阅读30页需要多长时间。还有一上来就制订“2小时内读完”之类的计划,实际上也是难以完成的。
为了顺利完成计划,在制订计划之前,我们必须做一件事,如果不做的话,计划常常会落空。那么,我们该做什么呢?我们应该预测自己的学习能力。
读书的速度因人而异,学习的内容难度也会影响阅读的速度。
因此,首先我们实际尝试阅读一下,测试自己的读书速度。复习之初,我们会最先学习出题频率最高的部分,实际阅读此部分内容,看看30分钟大概可以阅读多少页。
如果30分钟可以阅读3页,那么1个小时就可以阅读6页,2个小时就可以阅读12页。
如果30分钟可以阅读5页,1个小时就可以阅读10页,2个小时就可以阅读20页。
当然,不同部分阅读的速度也不同。首先测试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制订计划,与盲目制订计划相比,可实现性更高。
另外,阅读参考用书时,第1遍花费时间最多,第2遍阅读速度相对变快,第3遍速度变得更快。一般情况下,随着学习量的增加,阅读的速度逐渐变快。
我们在制订计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能力。
有益进步的制订计划的方法
制订了保证可以完成的计划之后,你是否想稍微增加一点难度呢?努力才能完成的计划更有利于我们进步。
测试自己的学习能力,先制订正常可以完成的计划,随后逐渐加大难度。原本计划1小时阅读20页,后来改为22页,再增加到24页,以此促进自己的进步。
学习300页的参考用书时,可以参考下面的计划。
第一周:2小时20页×5天=100页;
第二周:2小时22页×5天=110页(合计210页);
第三周:2小时24页×3天=72页(合计282页);
剩余18页1.5个小时×1天。
这样制订看书计划,可实现性强,还可以促进自身的进步。
重点:开始制订较为轻松的计划,随后逐渐增加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