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语录:(1 / 1)

大家能不能少做点事?能不能只做一件事情?少就是多,专注才有力量,专注才能把东西做到极致。

确保质量“零缺点”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对产品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现在的买方市场,任何质量问题都会大大影响用户的满意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美誉度和声誉。任何产品,只要出现了一丝一毫的质量问题,都意味着失败。那么,企业应该如何保证质量呢?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斯比提出了关于质量管理的四条定理:质量就是合乎需求;质量是来自预防,而不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就是“零缺点”;应以“产品不符合标准的代价”衡量质量,也就是说,为了保证零缺陷要不惜花费成本。

2012年9月,小米公司首度针对普通用户举办了“开放日”活动,30多名小米用户和微博草根大号参观了南京代工厂英华达、上海仓储物流中心、杭州小米之家等,在这个活动中,小米用户清楚地了解小米由诞生到用户手上的全程,他们对小米有了更加直观性的认识。短短6个月的时间,这个活动举办了10多次,雷军想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深入了解小米,了解小米人做事的态度和把事情做好的决心!他打开手机“黑匣子”,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小米是一个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企业。

其实,自小米手机面世以来,它面临的第一个坎儿就是产品质量问题,也正因为如此,雷军对质量十分重视。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发布,而正式量产需要等到10月。为了让用户最快地拿到手机,雷军将小米开发过程中用以测试的工程机以1699元的价格推向市场,雷军的想法是好的,一方面,可以满足米粉的殷殷期盼,另一方面,让用户提前试用,可以及时了解到小米在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料,问题真的出现了!

一位米粉在小米论坛发帖爆料小米手机有掉漆问题。很快,掉漆问题被媒体不断放大,后盖缝隙、耳机插孔有问题,米键反应过分灵敏等问题不断地被提出来。“在宣传中与苹果相媲美的小米手机是山寨机”,这一结论在网络上广为传播,面临着严峻的舆论形势,雷军有些坐不住了,不过,他没有对媒体做过多的解释,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小米手机的质量改进中。在他看来,现在还不是打口水仗的时候,产品的质量是小米手机的**,用户有任何问题,自己都要第一时间解决。

针对喷漆问题,小米与供应商积极协商,更换了喷漆工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后盖扣不紧的问题,雷军则有点儿纠结。小米的设计师在设计小米后盖时,为了方便用户盖上和取下,舍弃了传统的方形扣,做了一个创新设计:将机身和后盖之间的四个扣子设计成斜面扣。但问题出在这样的设计对模具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代加工厂商始终无法达到雷军对于精度的要求。最后,为了保证质量,有完美情结的雷军只得放弃创新的更显人性化的设计,而回归到传统的方扣模具中。

“后盖的磨具已经全部重做,使用了新的喷漆工艺,保证量产机质量没有问题。”问题解决后,雷军及时在微博中告知广大粉丝。小米手机官方也发布公告:“针对少数小米手机工程版出现的屏幕翘角、缝隙不严、掉漆等问题,量产版已更换新模具并采用新喷漆工艺解决;屏幕点阵现象属正常工艺,非硬件质量问题;用户的反馈意见是工程机的意义所在;小米公司再次重申,工程机用户均可无条件更换量产版。小米希望广大用户监督并欢迎媒体的公正客观报道!”

随后,雷军两次当着媒体的面拿自己的小米手机做实验:将其从1.4米的高度摔下,小米手机最终都安然无恙。雷军想通过这种接近变态的方式证实小米的质量,也表现自己重视质量的决心。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雷军为了保证手机质量曾下了不少功夫。首先,他找到了一流的设计团队。以周光平博士为首的设计团队,大多有着在世界知名手机厂商工作多年的经验,他们会在源头上控制质量。

其次,他的供应商、加工厂、代工厂,全部照搬苹果,这些厂商的质量控制能力都十分突出。

最后,小米手机出厂之前,要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周光平介绍,小米手机一般经历五轮抗摔实验:摔下来后做高低温测试,高温75度,低温到零下35度,再做震动测试。这样的实验连续进行五天。

此外,小米手机还将经历拿水冲实验;粉尘实验,即将小米手机拿到洗衣机转,看是否进粉尘;“屁股实验”,放到屁股后面坐,看是否会坏。经过几个月测试合格后,手机才投放市场。

只有品质,才是企业生命之泉汩汩流淌的源头;只有品质,才能赋予企业向前发展的不息动力。挂图大师出品的这套关于品质的系列挂图,既有关于如何保证产品品质的,也有关于产品品质对企业发展作用的,涵盖了品质的方方面面。精彩的标题和巧妙的论述,再配以形象的插图,悬挂于工厂车间,必能时时刻刻,起到警醒工人的作用。确保他们严把质量关,努力提升产品品质,使企业不断发展状大。

人是永不满足的动物,历史上有才能的臣子虽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之位,却也不免常觊觎王位,因此帝王对臣下如管理不善、控制不严,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雍正皇帝刺探监督臣僚,不仅限于公务,就连私生活他也不曾放过。据载,某大臣退朝后邀了几个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玩几圈麻将牌,玩着玩着忽然发觉牌少了一张,无奈只好就此罢手。第二天上朝时,雍正问某大臣,晚上常常以何为乐,大臣以实相对。雍正笑笑,夸赞对方是个老实人。然后把昨天晚上他们玩丢的那张牌拿给他看。皇帝对手下大臣监视掌握到如此精细的程度,那手下大臣有什么不恭不敬的歪邪招数能逃得过皇上的耳目?

利用臣僚互相刺探、互相监督,皇帝可以明察秋毫、坐收渔利。同理,员工互相监督,会大大提升产品品质。

当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我们推行“零缺点”的质量管理。我们办企业是为了赚钱赢利,但我们不能靠一时的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来为企业盈利,这是一种短浅的盈利方式。

市场环境要求我们一定要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目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越趋成熟,从相信广告到相信实效,从有一点儿质量问题不追究或只作简单抱怨到上诉、索赔等。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将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此外,我们的竞争环境、企业品牌战略的要求等压迫我们必须推行“零缺点”的质量管理。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取胜,就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实施品牌战略。过去,我们认为过程中出现一点点小问题、质量上有一点点的小缺陷、工作上的一点点小缺点,没什么大不了的,今后都有可能成为顾客抱怨、顾客不满意的主因,都可能导致品牌战略的失败,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国家整治市场、查禁伪劣的对象,使企业面临灾难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