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我看了一本关于Steven Paul Jobs的传记,就梦想创办一家世界级的公司。虽然目前离这个目标非常遥远,但我一直比较自信:毕竟我比Jobs小15岁,我还有机会!一本书、一个人的影响,改变了我一辈子。
突破桎梏,放胆革新
扯起民族主义大旗,是很多企业惯用的招数,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或许给力,但是,太极端化的民族主义,就会成为一种做大的自我束缚。“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本义并不是让我们死守民族的东西,和世界对着干,而是在学会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国际大鳄死磕,不用外国的技术和原材料,这些都是不理性的做法。在金山,雷军不仅摆脱了过气WPS的束缚,还摆脱了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束缚;到了后来做小米,他没有盲目地抵制行业既成技术,而是在学习苹果和其他智能手机的同时做到了超越。做产品、做企业,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自我的思想限制。只有摆脱了自己给自己套的枷锁,才能取得大成。
近年来,在中国刮起了一阵“中国的??????”风。如果一家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走进大众视野,就会被冠以“中国的??????”企业。在互联网界,这样的企业尤其多,比如,人人网被称为“中国的Facebook”,百度被称为“中国的谷歌”,优酷被称为“中国的Youtube”,新浪被称为“中国的雅虎”。而在这些“中国的×××”企业里,“中国的苹果”曾经一度缺席。
雷军小米手机问世后,超高的性价比和成功的营销,引起了一股热潮,媒体终于找到了“中国的苹果”,而雷军也被冠以“中国的乔布斯”的头衔。
在小米发布会上,一身休闲打扮的雷军,黑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这与乔布斯在苹果产品发布会的造型有着惊人的雷同。雷军确实在有意识地模仿和学习乔布斯,衣着、发布会、PPT,但这些细节只是一种引起舆论专注的宣传手段罢了。
熟知雷军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超级务实的商人,对于“中国的??????”头衔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小米被称为国产手机的代表、民族的骄傲,这只是外界的说法,在当前形势有利的情况下,雷军欣然接受,但做民族的??????,这并不能满足雷军的胃口,他的目标更大。事实上,在雷军的意识里,早就放弃了“民族主义”这张牌。曾经,雷军也是一个“民族主义”的狂热分子,曾经,“民族主义”是金山的崛起资本。但,“民族主义”也让雷军几近失去信仰,一度成为束缚金山的镣铐。
1988年,求伯君研发出WPS。一年后,WPS几乎垄断了国内的桌面轻印刷领域,和微软较劲的求伯君立时名扬天下。高举“民族软件产业”的大旗,一度让金山获得了情感上的支持,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求伯君是个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他热衷于跟中国传统有关的东西,如古筝和古琴这类民族乐器,如《三国演义》《红楼梦》、古龙小说这些充满中国古典韵味的文学作品,相反,他对来自西洋的大片、音乐和小说,毫不感冒。
雷军和众多金山人,虽然没有求伯君这般极端,但是耳濡目染,也深受求伯君产业报国理想的影响。据雷军说,他和求伯君“一见钟情”,第一次见到具有民族风骨的求伯君时,当时就立下志向,当求伯君第二。后来,他在负责招聘的时候,还经常打出这样的宣传板:“你想做下一个求伯君吗?”求伯君,这个卖掉自己别墅创办了金山的人,这个写出了让一代中国人骄傲的WPS的人,曾经是无数IT人心中的神。然而,后来随着金山生存的艰难,雷军就开始对“民族主义”这张大旗有点儿动摇了。事实证明,金山随后的艰难,不只是“微软”这个外患,更多在于“盗版”内患。
到1996年,金山几乎已到了难以维继的地步。雷军在家里足足“休整”了6个月,11月重新回到金山,帮着求伯君收拾残局。最终因为柳传志的注资,把金山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政府的资助下,金山获得了大额的采购,但也难挽WPS的江河日下。
渐渐地,雷军很少谈民族了。求伯君与雷军之间开始有了分歧,理想主义的求伯君追求的是扛起民族通用软件大旗,做中国的微软;而现实主义的雷军,更多考虑的是通过彻底商业化的运作,通过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为金山创收更丰。
在求伯君的妥协和雷军的坚持下,金山开始做毒霸和网游,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在淡化金山的“民族主义色彩”之后,金山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毒霸和WPS纷纷走出了国门,网游在东南亚一度引起热潮。
当然,淡化民族主义色彩的这条路并不畅通:2005年年初,金山决定在日本开设子公司,立马内部引起了争议。一位外派员工因为激昂的民族主义情绪,闹起了辞职。雷军这样开导他:“我们到日本是去赚日本人的钱,我们使用的完全是日本人当年对华的以战养战策略,我们用的是日本最大的风险投资商——集富的钱,让当地的管理团队来管理,我们只负责数钱,你为什么不干呢?”
雷军最终用“战斗力”改变了很多人的固执,在他的带领下,金山从传统的“民族软件公司”,最终成功在香港上市。
“如果只是个民族品牌,那就谈不上什么创世界一流的品质了。”这是金山给雷军上的一课,所以之后创业和重新执掌金山,他都很少扯民族大旗了。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故事:一只青蛙住在一口井里,对东海来的海龟夸口说自己住的井如何大如何好,海龟要青蛙到东海去看看,东海才非常大呢!可是青蛙从没见过海,根本想象不出海有多大。
很多创业者由于思想和经验的束缚,通常不愿意涉足一些不熟悉的行业,即便是对于自己熟悉的行业也不愿意进行创新和改进,满足于“坐井观天”的状态。很多人不以无知为耻,反以无知为荣,这种心态对创业者来说很危险,思想狭隘、目光短浅必然导致故步自封,在竞争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