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上益友,一生幸福;交上损友,一生祸害。因此,不管你是身在社会还是职场,我们都离不开别人的“搀扶”。只有真诚合作,才能获得成功,进而赢得圆满无憾的人生!
交友要有选择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戴尔·卡耐基
有的人只适合在饱暖的时候做朋友,因为饱暖的温床可以使朋友之间平常相处,没有任何可以危及彼此利益的考验,更不用说生命的威胁了。可是一旦离开了饱暖的温床,真正的嘴脸就会全都暴露出来。真朋友会伸出无私援助的双手,帮你渡过难关,而假朋友会离你而去,抛弃你,甚至幸灾乐祸。
交友要慎重并不是说任何人都是不可交的,慎重只是对待交友这件事情本身的态度,在此前提下,交下了的朋友还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彼此包容,彼此宽宥错误,真诚相待,只有这样友谊才是永远保鲜的,永远不会变质。如果单方面对朋友充满苛刻的态度,求全责备,这样很难交上真心的朋友。试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两人曾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拿不出多少本钱来,鲍叔牙也不在乎。俩人还一起当过士卒,打起仗来,管仲在后,鲍叔牙在前;败退时,管仲在前,鲍叔牙在后。别人都说管仲是胆小鬼,但鲍叔牙却替他辩护说:管仲在家中是个独生子,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需要他奉养,他可不是胆小,他是个做大事的材料。
管仲曾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后来,管仲因为错保公子纠而得罪于齐桓公,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保管仲,并推荐管仲当了齐国宰相。
到了管仲病重,临死时,齐桓公到病榻前询问谁可继任为宰相,管仲并没有推荐鲍叔牙,而且说:“鲍叔牙为人贤良,但过于嫉恶如仇,不是当宰相的材料。”后来,一些小人把这些话传给鲍叔牙,本来是要挑拨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关系,没想到鲍叔牙却说:“管仲说得对,如果让我当宰相,我首先把你们这些小人杀干净”。
朋友之间就应该像管仲和鲍叔牙这样,充满了包容,充满了理解。两个人的交往不应纠缠于利害关系,而应真正在心灵上彼此借重。
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工作朋友,即由于工作原因而结识的朋友,如同事、客户等等;另一类是生活朋友,即是以前在学校或生活中结识的朋友;第三类就是一般性的“点头”朋友。前两类朋友都应有个限度,如果滥了,就会全部变成第三类朋友,所以**朋友必导致无真正的朋友。
我们交朋友的目的,一是让生活充实、丰富,二是有利工作,希望在工作上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很显然,朋友太多就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了解、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朋友之间没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么就很难谈得上互相帮忙。
所以生意场上认识的人多就好办事,那是未必的。没有一定的交往基础,别人是肯定不会帮你的,除非你自己有权有势,别人帮你是想得到回报。所以能结识一些相互欣赏、有情有义的工作朋友才是最好。
**朋友的人会给人一种生活缺乏原则的感觉。如果你以认识的朋友多为荣,那你肯定会主动去拉拢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有机会,你就会热情主动地结识。
人际交往最忌讳大献殷勤,不卑不亢是交际的首要原则,因为自尊是交往中首要吸引力,如果抛弃自尊去讨好别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一般以交友多为荣的人都希望结识更多的有钱有势的风云人物,而这些人最看不起故意讨好的人,因为他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人。所以喜欢**朋友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让人瞧不起。
【为人处世妙语】: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l0个好人不一定能把l个坏人影响好;而1个坏人却能够把l0个好人带坏。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精心选择朋友。
警惕身边的损友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卡耐基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没有朋友。然而,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却大有讲究。朋友,多种多样,有挚友、诤友,这都是益友。有讲哥们义气的朋友,有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这些朋友被古人称之为“损友”。因而不是什么人都能交朋友的,还得有所分辨,有所选择。
1、缺乏基本道德的人
缺乏基本道德和礼貌的人,不论学历有多高,资历有多深,缺乏道德和基本的礼仪,当身边的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缺乏帮助的基本修养,公共场所乱丢垃圾,公共汽车不给老人让座,捐款捐物的时候没了人影等,缺乏基本道德的人还是不与其交朋友好。
2、没有正义感的人
没有正义感的人,不会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也就没有爱心。没有正义感的人一般不合适做朋友。正义,并不一定要让你的朋友一定要去做见义勇为的事,你也不是让他去当慈善家。如何判断其是否有正义感,我们从很多事实中——其实可以从他是否同情弱者,是否有爱心,你是否能讲公道话来判断。
3、喜欢搬弄是非的人
喜欢搬弄是非的人一般比较自私,功利心太强,这种人喜欢把道听途说的事情进行修饰加工后到处乱说,在朋友们那里挑拨是非,无事生事,没事寻乐。与这样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做朋友,最应该注意的是聊天的时候涉及到个人隐私或什么信息,不要与其分享。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是不善于做朋友的。
4.净耍嘴皮子不干事
事情是要一件一件来做的,不身体力行是无法完成的。社会上曾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说的就是这类损友,他们的存在,不但影响着圈子或团队中其他人的情绪,也会败坏整个圈子的风气。
5、对任何人都持怀疑态度
这种人在交往中不会接受其他人的建议,哪怕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也只相信自己,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心上。固执己见,不利团结。
6、喜欢阳奉阴违的人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种人是非常可恶的。当然,你也不要对阳奉阴违的人指责或批评,微微一笑。这样的人容易造成团队的不团结,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与之做朋友。
7、不懂知恩图报的人
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过帮助的人,怀着知恩图报的心,回报社会回报恩人。如果连起码的知恩图报都不懂,更不要说孝敬父母,对待朋友了。所以不要与不懂知恩图报的人做朋友。
8、没有诚信的人
没有诚信的人不可交。诚信对于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做朋友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连起码的诚信都没有,说话不算数,不守约。这样的人还是不交为好。
9、极其自私自利的人
极其自私自利的人时刻权衡着个人的利害得失,从来不考虑别人,用放大镜来看别人的缺点,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时刻为自己着想,不能吃一点点亏。时刻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人最好不要与其做朋友。
10、没有团队精神的人
每一个人生存都离不开团队,如果在一个团队中,有这样的人,总想孤家寡人,处处想占上风凌驾团队之上,从来没有从团队的角度考虑他人考虑大家,这样的人也是不可交的。
损友的定义有很多,笔者只简单罗列了几种,对付损友的最好办法就是不与之做朋友。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为人处世、对待工作的态度亦因性格、修养等因素表现各异;有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之士,也有只说不干、胡乱捣蛋之徒。前者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后者则是阻碍事业前进的绊脚石。所以我们要对圈子里的那些“不地道”的损友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该绝交时便绝交,毫不犹豫、不留情、不手软,以保持社交圈子的纯洁性和凝聚力。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的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围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越多,意味着你的价值越高,对你的事业帮助越大。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
【为人处世妙语】:朋友是你一生不可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的激励和相助,你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
把握与异**往的分寸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戴尔·卡耐基
俗话说:“距离能产生美”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彼此之间的情谊是最真的,最美的。异性朋友之间更应该如此。
应该承认,男女间除了夫妻的关系,还有一种真诚的友谊存在,异性朋友可以互补互敬,互相促进。
因为性别上的不同,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和想法都会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如果在异性面前,你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你会发现你在异性中备受宠爱。因为大多数人对异性并没有排斥感,而且相反,许多人都非常喜欢帮助异性工作,他们把这个看作是同事中成就感的一个标志。人人都希望被异性重视、仰慕,一个人如果注意吸取他人的长处和优点,他可以从每个工作伙伴身上学到在自己身上找不到而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的长处。
因此,在平时注意观察他人长处,不计较他人短处的人,会觉得同事之间是很好相处的。在与异性同事、朋友交往和相处时要注意分寸,保持合适距离,不能逾越底线;在提及和异**往的事情上要注意对方感受,适度进行加工处理。
通常,俊男和美女的交际活动比较多,交际圈也比较广,比较大,而且多半是异性之间的交往。俊男和美女间之所以能更多地与异性进行交往,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他们在与异**往中容易润滑人际关系、提高办事效率以及一些男性主动献殷勤、曲意逢迎等这是客观因素,而主观因素的作用是,如个人虚荣心强,整天故做姿态,做事太过分或故意卖弄、炫耀等。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他们不持严肃的态度,行为暧昧,甚至别有用心和玩弄他人感情,则必然会受到别人的非议和指责,给自己带来烦恼。所以,在与异**往中,俊男美女们要大方、严肃、适度,使人感觉你既漂亮又不轻浮,对你既喜欢又尊重,也能保持长久的友谊。
那么,要想使异性之间的友情长期地持续下去,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了:
(1)表明立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是同事、朋友,那么彼此之间就产生许多共同语言、互有好感。在交往期间,如果你没有意思将这种关系发展为恋情,就应当将感情投入限制在友谊的范围内,即使很有好感,表露时,也应该所保留,有个尺度。如果对方把丘比特之箭直射过来,也应明智地将其化解。千万不要给对方以默许和鼓励。如果真的化解不了,就要慢慢的疏远对方。
(2)古人规定男女之间授受不亲,就连皇室中有些不必要的晏会,女人们也不要参加。古礼讲到“叔嫂不通问”,叔嫂之间私下不能相会,也不能讲悄悄话。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警察,从大陆过来的,因为当时流亡到台湾,父母都没有过来,弟弟就由他抚养。当他成家之后,因为弟弟年龄还小,所以就继续扶养弟弟。因为警察工作繁忙,很少回家,叔嫂天天在一起,日久生情,发生了**行为。后来哥哥知道了,伤心欲绝,最后想不开而举枪自尽。这是**的悲剧!
(3)注意与其他异**往的尺度。在与异**往时,如果恋人在场,要将恋人介绍给朋友,并且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与对方过分亲昵,谈话切忌过分投入或时间过长而冷落了恋人。不要背着恋人与异**往过频,以免伤害恋人的自尊心。
(4)对待异性要大方、尊重,不要有轻浮的浮动。其中包括言语、行为各个方面来尊重对方。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在处理办公室中的各个事件时,也应该做这些,这样将会使某些复杂的事件,处理起来更为简单方便一些。千万勿将办公室的异性关系处理成类似“恋爱关系”所期望的那种结果,也不要与某个异性发展成比之其他异性更为亲密的关系。下班以后作朋友是另外一回事,但在办公室内千万要区分“急缓重轻”“公私分明”的关系。但因这种友谊是发生在男女之间的,因此彼此间接触要与同性朋友有所区别,要有分寸、有节制、有礼貌,既大大方方,又真实坦诚,还应注意环境和场合,尽量避免单独交往,以免造成旁人的误解,让彼此之间的友谊受到破坏。
异性朋友间的友情也是非常珍贵的,也非常真诚,只要你心地纯洁,胸怀坦**,就会体验到异性友谊的芬芳。但是,千万要记住男女之间一定要保持适当距离,就是公车后面那两句话:“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因此,和异**往的时候,尤其需要把握好这方面的分寸。
【为人处世妙语】:如果一个男人和女人在交往中,只想着与对方建立友谊而不是爱情,那么,对方也会来呼应他。这样,两性间才会建立起良好的、高尚的关系。
重视团队的力量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戴尔·卡耐基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很难有完美的个人,但很可能有完美的团队。重视团队组建,加强团队培养,引领团队成长,就是职场打拼成功的不二法门,也是打造魅力团队的“三部曲”。重视团队组建,就是重视自己的生活圈子,重视自己的工作伙伴。这是构建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
在一个狼群内部,每一匹狼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声音与群体内所有其他成员的声音不同。但是,当狼群深情地嚎叫时,它们却成为一个最完美的整体。狼群虽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也是最注重整体的物种,但这丝毫不妨碍它们个性的发展和展示。即使是具有最大权力的阿尔法狼,也没有权力去要求其他的狼模仿自己的声音嚎叫,也没有权力去要求其他的狼模仿自己的行为。
在狼群中,每一匹狼都要尊重其他狼的嚎叫,因为那是狼个体与团队最和谐的表现。
对于一个由狼性员工组成的团队而言,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这个团队里,他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团队创造业绩。同时,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优势互补,发挥团队的最大威力,制造出“l+12”的效果。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让全体团队成员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才能,使整个团队产生整合后的聚变,具有超级战斗力。
生活中处处需要团结协作,如果有一个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肯与他人团结协作,那就势必会影响集体的利益。
举个例子来说。在足球比赛中,进球的大多数是前锋,而后卫就要像绿叶衬托红花那样,乐于奉献。如果大家只顾自己进球,你踢你的,我踢我的,你不传球,我也不传球,不肯与他人合作,那么他们在比赛中肯定必败无疑。就像意大利AC米兰队一样,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夺得意大利冠军和欧洲冠军杯赛冠军,保持了50多场不败的纪录,他们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团结协作,不顾个人得失的精神。可是到后来,AC米兰没落了,又是什么原因呢?是没有球星吗?不是,从他们球员的名单可以看出,他们中依然有很多超级球星,那么输球的原因是不像以前那么团结协作无疑。从这正反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团结协作是多么的重要!人是多么需要团结协作。
如果你新加入一个团队,你要尽快主动地担当起团队中的重要角色,尽快成为团队中的重要力量,尽快成为团队成员的依赖和依靠,并且时时刻刻为将来能够独立带领团队作准备。
如果你要创业,要组建一个新的团队,你要尽快转换角色,提升自己,尽快准确引导或者选择团队成员,尽快地制定规则和实行措施推动团队的发展。
简单来说,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不外乎“三个不错”,即团队管理者不错、团队成员不错、团队的氛围不错,即彼此之间的联系不错。反过来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团队的组建者,那么这“三个不错”就是:领导不错、下属不错、规距不错。
如果一个团队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不错了,那么这个团队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如果,让一个6岁的儿童去影响和领导一群18岁的青年,肯定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让一个从来没有登台表演经验的大学生与央视主持人李咏比试主持《幸运52》的水平,肯定会让人觉得强人所难。让一个从来没有管理和领导过团队的员工去执掌和领航世界500强企业,也肯定是异想天开。
在生物学角度,越是弱小的种群越容易群居合作,越是智慧高绝力量强大的物种反而会离群索居。人类很特殊,本质是社会型的生物,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开始形而上的隔离自我,开始与周围产生戒心,筑建保护网自我保护,或是向鸵鸟和刺猬学习。社会发展的方向却和此相反,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要求更高的合作,于是,人们在隔阂自我的同时开始合作。
因此,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方面,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博采众长,发挥团队力量,才能从各个层面上对决策不断完善,确保其正确可行。
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条永不过时的真理。谁不重视团队的力量,谁就将在一意孤行中败下阵来,甚至身败名裂。所以,团结合作要从自己做起。
【为人处事妙语】:团队合作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各种现代组织,也适用于人际关系网络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
一个有真实价值的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一个外在价值(把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发挥出来)和内在价值(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德行)统一的人。
——戴尔·卡耐基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首两童谣:“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竞争的本质和普遍规律,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所在。可以说,竞争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完成一项工作而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竞争者与合作者作为竞争与合作的主体及对象与竞争合作相伴而生、相伴而灭。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秋季,大雁由北向南以“人”字形长途迁徙。大雁在飞行时,“人,,字形的形状基本不变,但头雁却是经常替换的。头雁对雁群的飞行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头雁在前开路,它的身体和展开的羽翼在冲破阻力时,能使它左右两边形成真空。其他的雁在它的左右两边的真空区域飞行,就等于乘坐一辆已经开动的列车,自己无需再费太大的力气克服阻力。这样,成群的雁以“人”字形飞行,就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要省力,也就能飞得更远。
合作与竞争看似水火不相容。其实不然,合作与竞争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合作与竞争,可以说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几乎同时出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直至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合作与竞争不仅没有削弱、消亡,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合作与竞争的趋势在增强。而且,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拓展,交往的不断扩大,人与自然斗争的不断深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合作与竞争的联系也在日益加强。
竞争能激起一个人无尽的智慧和浅能.每一个人都想通过拼搏从而取胜的愿望,展现自我价值的意愿.据大量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了这点。通过竞争并获得胜利的重要意义.他们断言:获取胜利会在一场游戏,一项运动中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中。对于一个人的自尊心和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个体通过不断的竞争并获取胜利的过程中,能改变一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态度,不断的取得成功会建立一个人的自信心以及鼓起人的高昂的志气.重燃起内心中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一个人的创造力.相对而言,一个害怕竞争,凡事都畏首畏尾的人一生由于没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与热诚,只会浪费一次又一次的机回,抱憾终生,永远被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中。
竞争还有能够令一个濒临绝境的团队重获新生的魔力,古代日本的老渔民发现如果将几条生性活泼的沙丁鱼放入一群被打捞的懒惰的鲇鱼当中。由于好动的沙丁鱼在鲇鱼中乱窜,给鲇鱼带来一中危机感,它们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这便是有名的鲇鱼效应。
鲇鱼效应同样适用于社会团体,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在面对一毫无活力地团队时,他们便会引进一批充满活力,积极行动的新人,以打乱团体中原来已经形成了的较为稳定的工作人际关系,由于新人们个个如狼似虎,不畏强者,敢于争胜。这让元老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得不解放思想积极行动起来,以适应激烈的竞争(而且据科学家们研究证明潜在的危机感会更加地激发人们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团体焕发新的活力与创造力。
竞争与合作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竞争要求合作,而合作促进竞争。在一个合谐融洽的团队中,各成员互爱,互勉,互补,互利,互惠,有利于竞争本身所需的信息的互相交留,知识和经验传播和互相借鉴。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互相交换,我们各自就有两个思想。那么通过合作团对就拥有了更多的思想了。
不仅如此,一个富有集体感情与团队精神的群体,由于集体内部各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合作,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群体的内部消耗。因而能够聚集无比强大的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组成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团队。
竞争与合作都是社会进步人生成功的动力,竞争与合作是一对好搭当,下过跳棋的人都知道,6个人各霸一方,互相是竞争队手,大家彼此都想先人一步,将自己的6颗玻璃球尽快移到预定地点,如果你只讲求合作,放弃竞争,一味地为别人搭桥铺路,那别人会先到达目的地,而你则会落后于人,最终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相反,如果你只注意竞争,而忽视合作,一心只想拆别人的路,反而延误了你自己的正事,你还是不会获胜的。
因此,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合作共赢已成为竞争各方的普遍认识。我们应顺应潮流,主动参与公平的积极的竞争,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平等的真诚的合作,以开放的自信的良好心态面对竞争与合作。
【为人处世妙语】:有竞争就有合作,反之,有合作更离不开竞争。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正常反应。
要懂得诚信待人
关心他人与其他人际关系的原则一样,必须出于真诚。不仅付出关心的人应该这样,接受关心的人也理应如此。它是一条双向道,当事人双方都会受益。
——戴尔·卡耐基
《论语·为政篇》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可以行之哉?”其意思是说做人都可以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如何站住脚的。就好象车没有安装横木销一样,怎么可以走动呢?孔子在这里就把信用看作是为人处世的基点。
诚实守信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本。立身处世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生存于世界,关键是要看这种态度和方式是否得到他人的认可具体的说就是要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要以诚信作为基础。
卡耐基认为,多为别人着想,不仅能使你不再为自己忧虑,也能帮助你结交很多的朋友,并得到很多的乐趣。
人际关系有这样一项重要的黄金法则:当你去付出爱的时候,你得到的也是爱。当你付出的是怨恨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也是怨恨。
玛吉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女人,她经常受到大家的赞扬,朋友们都说她像阳光一样温暖。她之所以会得到大家的喜欢,是因为她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一天,玛吉接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她的哥哥、嫂子及他们的孩子都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了。她的母亲在电话中悲哀地请求道:“快来吧。”当时的她简直被这一打击弄懵了,神志恍惚地在屋里来回走着,虽然知道要做很多事情,如买机票、整理全家人动身的行李、托人照管房子等,但此刻却不知道应做点什么。
当她的朋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都纷纷打来电话,每个人都说道:“如果要我帮忙的话,请告诉我一声。”但她却始终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只有一个朋友来到她家,并且对她说:“我是来帮你们刷鞋子的。”这位朋友解释道:“记得我父亲去世时,我花了不少时间来刷洗孩子们要去参加葬礼的鞋。”之后,她的朋友不仅把孩子们的鞋拿到一边,连同玛吉与她丈夫的鞋也都拿了出去,接着他就默默地刷着那些鞋子。这件事使玛吉万分感动,当她看到这一幕时顿感身上有了力量,也开始有次序地一件件做那些很急迫的事情。
之后玛吉每当在朋友需要帮助时,她从不会打一个含混的电话说“如果要我帮忙的话,请告诉我一声”之类的话,而是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去做一些对他们有所帮助的事情。玛吉对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心有深刻的认识,那就是说再多的话不如做一件实事,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就要付出我们热情的帮助和我们的爱。当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我们所得到的也是爱,这不仅仅能让别人喜欢我们,还是我们与人相处时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美德。
为人处世要坦**磊落。“君子坦****”“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一个人达到了坦**磊落的境界就不会在意外界对他的误解,以善良的心态去看待他人,不计较眼前一时的得失,只要自己坚信是对的,出发点是好的,相信经过时间的洗礼一定会得到他人的认可的。
诚实守信贵在坚持。也许会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幼时的梦越来越远,风霜的磨砺和肩上的重担让你不知如何行走。做一个好人难,做一辈子的好人更难。但是只要心中有诚信二字,凡事以此作为准则,不必想太多,只想着如何把眼前的事情作好,努力去完成当你回头你会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走了好远好远,坚持就是胜利,时间是上帝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在人际交往中必以诚信为本、信用为上。一旦形成了习惯,诚信的品质也就真正形成了
一个守信用的人,即便是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也同样可以凭借信誉得到各个方面的帮助,成就一番事业。在诚信与利益的冲突中,利益的牺牲是可以弥补的,而失去信用是难以挽回的。信用和信誉倘若能够得到细心的呵护,就会成为享用不尽、永不枯竭的内在资源。
此外要懂得真诚地帮助他人,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工作生活变得更意义。可以使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完全改变。助人往往与其他的某些关系、原则是一样的,帮助他人,付出我们的真心,全心全意去帮助一个人,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了,而且让那些受我们帮助的人改变了对我们的看法。只有自己真诚地帮助了别人,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帮助显得更加伟大,别人有可能在我们需要之时让我们获得一定的利益。只要我们付出自己的真心去帮助别人,别人反过来也会帮助我们。
真诚地关心和帮助他人,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以及我们自己心中的满足。亚里士多德称这种态度为“有益于人的自私”。古波斯拜火教的始祖佐罗亚斯特说:“为别人做好事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愉悦,因为这能增加你自己的健康和快乐。”
诚以待人,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仅让别人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自己自然也就在无形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别人,那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就不会被孤立,不会被排斥,而且我们还能从中得到很多珍贵的东西。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别人喜欢自己,或是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那么就请牢记:诚信待人。
【为人处世妙语】:艾琳·卡瑟说过: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换位思考是交往合作的第一步
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看法,而不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请遵循规则:试着诚实地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
——戴尔·卡耐基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需要用言语交流。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一开口就让别人喜欢你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心比心,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既是减少矛盾的良方,也是赢得别人欢迎的妙招,可以让你懂得体谅别人,让你更加宽容,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和谐。其结果,总是让你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迅速赢得别人欢心,让你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部门主管,近来与同事搞得不大开心。有一天,他紧锁双眉,两手不停按摩着心脏,生气地找朋友倾诉。朋友见他一脸苦恼,忙问:“出了什么事?”原来那天早上上班,进办公室时,大家居然都没有和他打招呼。分配工作时,他们也是各人做着自己手里的事,没有人抬起头答应一声,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想想实在气不过,走出办公室时,竟又回过身来,气冲冲朝众人大吼一声:“都听见了吗?”谁知竟然也是一片沉寂。他实在想不通: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这样?
过了几天,朋友无意中遇见这位主管的一位同事,不无嗔怪地问:“你们明知他人不坏,为什么要那样对待他呢?”谁知这位同事却也是满腹委屈地说:“哪里是我们不理他,你不知他那天走进门的样子,肌肉紧绷,满脸冰霜,真是吓死人,谁还敢开口?我们中的一个人小声唤了他一声,他也不答理,连正眼也不瞧他一下,我们如何凑得上去巴结他?”“那么分配工作时,你们又为何不响呢?”“不都是照他的吩咐在做嘛!还要怎样呢?后来他猛地大喝一声,真让我们吓了一大跳,他的脾气也太大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就如物理现象中的“作用与反作用”。若你想着别人的优点,想着他平日待你的种种好处,抱着爱的情绪去与他交谈时,你同样会感觉到他对你的喜爱和欢悦;但如果你心里对某人有了成见或疙瘩,尽管你口中没有说出来,但你的脸部表情、你的身体语言、你的说话口气已将你心中的愤懑暴露无遗,因而你也就不可能得到热情的笑脸。如果有人在背后长时间用目光盯着你看,尽管你背后没长眼睛,但你仍能感觉得到,你会情不自禁把头回过来看个究竟。可见,人的整个身体都能接受他人传来的“电波”。
所以,如果彼此有了误解和矛盾,不要埋在心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相见,及时与之沟通,不然的话,不良情绪会越积越多,误解会越来越深,以至发展到难以愈合的程度。但如果及时沟通了,就会发现让你愤怒到极点的东西原来只是小事一桩,并没有多少了不得的矛盾。
因此,要想得到友谊,必须先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出现矛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时沟通,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主管和他的同事能够彼此体谅,为对方着想,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了。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日亲日近,日远日疏。”一个阶段不接触,就会产生陌生感、疏离感甚至无端的隔阂。但当我们接近、沟通之后,就会发现彼此仍是老朋友。但人毕竟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和苦衷。因此和别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多多地体谅他人、信任他人,尤其是对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不要轻易去怀疑和诋毁。
沟通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通常要花费50%~75%的时间同别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通过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抱负,使我们的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使日常的工作计划圆满完成。
良好的沟通谁都不会拒绝,企业希望与他的合作伙伴和顾客沟通无碍,个人希望和他的家人、朋友、同事融洽相处。但是沟通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误解对方。你肯定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在和别人谈话时总是滔滔不绝,但是在别人说话时他们却不肯认真倾听,而是在思考,思考如何进行下面的讲话。这样的人和别人的沟通肯定存在障碍,原因就是他们不能换位思考。
【为人处世妙语】:假如我们是对的,别人绝对是错的,我们也会因为指出别人的错误而使他失去颜面,毁了他的自尊。因为我们没有权利去贬低一个人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