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译文】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庄子的大智慧】
惠子,即惠施,春秋战国时期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尊齐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
这是庄子与惠施的一段对话。
惠施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来影射、暗贬庄子,庄子就抓住这句话,开门见山地反击,直指惠子本人,这是因为您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物。点明错不在瓠之大,而在夫子之拙。接着,他就讲了一个怎么用不龟手药的故事。这是寓言的典型用法。就是先将双方争论的问题搁在一边,引入一个道理比较显明,且双方都能接受的故事来作比喻。
庄子的回答,一方面说明了惠子不善于使用大物,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遇到挫折,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的难度,而是取决于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俗话说,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说得直接点,就是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只有方法对了才能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好。
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命弓匠做弓,做了三年才做好。景公拉弓射箭,却连一层牛皮的箭靶也穿不透。景公大怒,要杀弓匠。
弓匠的妻子对景公说:“我是蔡国人的女儿,弓匠的妻子。这张弓,是用从泰山南边采来的乌号拓木、燕地的牛角、楚地的麋鹿筋、黄河的鱼胶为材料,精心制成。这四种东西,是天下最稀有、最有名的精良材料,不应该只穿透一层牛皮箭靶。而且我听说,即使奚仲造的车,也不能无人驾而自走;莫邪剑虽然锋利,也不能无人持而自断东西,一定要有人操作。射箭有一定的方法:左手好像靠着石头,要稳稳不动;拉开弓时,右手、弓弦、箭三者好像分岔树枝那样和谐自然;手不能太用力,放轻松,好像握着鸡蛋,四指像斩断的短木棍;右手发射时,左手像不知道。这才是射箭的正确方法。”
景公按弓匠妻所讲述的方法射箭,穿透了七层牛皮箭靶。蔡国女人的丈夫立刻被释放。
有好的弓,也要有会用的人,否则再好的工具也只是浪费。这就是说做事要讲究方法。任何事情,仅仅知道做什么是不够的,因为人的命运取决于做事的结果,而结果取决于做事的方法。如果不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往往也是无用功。正确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每一次都能成功,错误的方法也并不意味着每一次都失败,但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长久的成功,错误的方法也必然造成最终的失败。
查理和杰克是好朋友,同时来到一家销售公司工作。三年后,查理被提升为业务部的主管,而杰克依然是一名业务员。杰克做事非常卖力气,所以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向老板提出了辞呈,并表明是由于老板不重视那些辛勤工作的人,而是提拔了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家伙,这说明老板做事并不公平,没有再呆下去的意义。
老板没有阻拦杰克的辞职,但是希望他在离开之前最后为公司做点事情,到市场上去看一看有没有卖西瓜的。杰克同意了。
不一会儿,杰克回来了,告诉老板说:“有!”老板问:“多少钱一斤?”杰克又马上跑了出去,回来后告诉老板:“十元钱一公斤。”
老板把查理叫了过来,让他做同样的事情。
二十分钟后,查理回来告诉老板:“附近市场上只有一家卖西瓜的,是两天前刚从南方某地运过来的,比较新鲜。如果零买的话,是十元钱一公斤,如果买五个以上可以打九折,如果更多的话还可以再优惠一些,对方可以送货,运输费大约是多少钱。”
老板看看杰克:“你做事只能想到明天,而查理却能看到几年以后,这就是你们之间的区别,换做你,会提升哪一个做主管呢!”杰克终于找到了自己和查理之间的差距,老老实实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四两拨千斤”是武术太极中的一个名词,意思是用很小的力量,拨动很重的东西,其中的诀窍当然是“巧”字。抓住最佳的地方,巧妙地用力,抓住最佳的时机,巧妙地拨动,自然可以将本来很难对付的东西,轻易地“啃掉”。它告诉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不要蛮干,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方法总比问题多,有了方法和技巧,做起事情来往往事半功倍,甚至为扭转乾坤,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一群人在大海里划船,迷路了。狂风大起,每个人的生命都在飘摇。在这些人当中有两个人知道正确的方向,应该向西。
第一个人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态度很坚决。但是除了这两个人其他所有的人都误认为应该向东。在生命危急的时刻,大家都乱了套,都不相信这个人的意见。另外一个知道的人保持沉默。于是,第一个人就和其他的人争执起来了,最后的结果是这个人被失去理智的众人扔进了大海。
船继续在大海里向东航行。另外一个知道方向的人也假装认为应该向东,如果不这样做,他的命运会和第一个人一样,葬身大海。
但是,他必须想一个办法矫正船的方向,否则也是死路一条。于是,这个人和就其他人搞好关系,慢慢的,取得就大家的信任。他提出由他来掌舵,理由是他曾经是水手,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大家同意了。
船继续向东航行,但是,这个人在船每走一段路时就把方向稍微调整一点,大家都觉察不出来。在船兜了一大圈之后方向变到了朝西方,最终,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到达了西面的陆地。这个时候,这个人才慢慢地告诉大家真相,大家把他当作了英雄。
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第一个人由于太死板,结果只能葬身大海,第二个人灵活的运用了方法,却成了大家的英雄。
方法很重要。我们有句古语,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其实不然,如果你用眼睛读书,即使你读一千遍一万遍也无法领悟书中的精奥,何况是一百遍?如果你用心用脑子去读书,即使你读一遍,书中所云你也会了然于胸。纯粹的量的重复不会导致质的飞跃。可是我们却习惯重复。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单词。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公式。重复我们已看过的一百遍的题目。可是我们依然记不住单词,依然不会运用公式,依然做不出题目。因为我们只是重复。在重复中麻木,在重复中迟钝,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智慧。
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学下棋,以为跟大师对弈百次就会成为大师。可是在每次与大师对弈的时候他总会想到天空中有大雁飞过,他如何才能把它打下来。结果一百次棋下完了,他却一无所获。你站在某处看风景,你可以看得好远。但是一样的风景,如果你往前走几步将会是另一片天地。和尚之所以是和尚,是因为他只知道千篇一律的念经和敲木鱼。如果你有一颗参悟的心,在渐悟中顿悟,你就成了佛祖。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教会处死后,仍然有很多追随者。这天又有两个人被教会的人带了进来。教皇问他俩:“说说你们的理由。太阳为什么是宇宙的中心?”
第一个人说:“圣经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我有望远镜,我有计算结果,我有一大堆证据可以证明——”结果,话还没有说完,被教廷人士拖下去处决了。
轮到第二个人了,他想了想,说:“无上的教皇,我尊敬的上帝,请允许我说出自己的言论吧。我相信,仁慈善良的上帝不会处罚一个仅仅是爱说话的人。”
他停了一下,见教皇没有怒色,就开始陈述自己的理由:“地狱和恶魔是在地下的,地下是黑暗的,而天堂是光明的,上帝就是住在天堂里的。光明的源头就是上帝,但我们见到的光是从太阳发出来的,可见上帝是住在太阳里的,这个宇宙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可见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有人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些人是 别有用心的,难道恶魔会是宇宙的中心吗?显然不可能。所以经过我的苦心研究,终于证明了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下面是各种辅助证据……”
教皇听完这个人的话,若有所思。但他仍然没有放过他,因为教皇之所以让他们说出理由,是想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这个人没有被处决,而是流放到了一个荒岛。这比处决好多了。
所以说,做事的方法很重要,它关系到事情的成败。千万不要错误的以为只要精诚就够了。精诚不是成功的敲门砖,没有方法你可能永远也无法从此岸到达彼岸,相反,有了方法你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
埋头苦干是很好的做事态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花上大量的时间,事情自然就会解决。你可以头悬梁,锥刺骨,可你未必就能够金榜题名。做三只板凳的人不一定就比做一只板凳的人更有成就。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三只板凳,而是因为他做的每一只板凳都用了他独特的思维和巧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