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课 理财时,请先拟定作战策略(1 / 1)

可以说,没有投资策略是许多人亏钱的主要原因。他们的投资决策都发生在一瞬间,或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消息,或是心血**的冲动,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很快就投了进去,没有理由,更没有策略,对于投资过程中将可能发生的变化没有任何准备,如此的投资行为本身在开始前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上班族要有正确的消费观

现在,在上班族中流行着一种享乐的消费观念。他们的口号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每月的收入全部用来消费和享受。每到月底银行账户基本处于“零状态”,最终沦为“月光族”。

小赵今年25岁,是某公司的经理助理,每月工资6000多元。小赵每月基本开销为5000多元包括生活开销2000元,房租1500元,交通费400元,话费300元,服装300元,再加上其他日常用品及应酬,6000多元的工资很快就花完了,一到月底就两手空空。当小赵准备买房结婚时,才发现自己工作这几年几乎没有任何积蓄,连首付款都不够。正因如此,他的婚事也只能一拖再拖。

像小赵这类收入较高,花钱随意,一到月底所剩无几的上班族来说,要想摆脱这种生活状况,需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开始理财。所谓“开源”,即通过种种方式提高个人的收入水平,达到收支平衡、财务自由的目的,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节流”指的是尽量压缩不必要的花销,从而使收支平衡。左手开源,右手节流,二者结合起来,是一个不错的理财计划。具体来讲,上班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真正做到“开源节流”。

1.树立投资意识

投资是增值的最佳途径,所以,上班族在消费的同时,也要形成良好的投资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具体情况可考虑进行投资,如股票、基金、债券等。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资金“分流”,而且还可以克制大手大脚的消费不良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开始时由于经验不足,尽量小额投资,以降低投资风险。

2.找一份兼职工作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一份兼职,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收入,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如,英语老师可以办各种辅导班,或者兼职翻译、导游等。

3.网上开店

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赚钱方法。网络赚钱不同于传统赚钱模式,具有风险小、方式灵活等特点。因此,上班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网上开店,如服装店、化妆品店、饰品店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店之前,一定要选好适合自己的产品,找到质量可靠的供货商。

4.合理计划开支

每月的薪水一发下来,首先就要做好理财计划,如哪些地方需要支出,哪些地方需要节省等。做到每月把工资的1/3或1/4固定纳入个人储蓄计划之中,可考虑办理零存整取。就目前看来,储额虽然只是工资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一年后个人账户中就会有不小一笔资金。这笔储金可用于生活中的各方面,如添置电脑、电视等大件物品,用于个人“充电”学习及旅游等费用支出。

5.克制购物欲望

大多数年轻上班族喜欢逛街购物,但常常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正由于此,我们在逛街之前要想好准备购买哪些商品,大约花销多少,同时不要带太多现金,消费时也不要随意刷卡。此外还要学会货比三家,讨价还价。从表面上看,这样做似乎有点“小气”,其实是一种成熟的消费经验。

6.不可过度玩乐

许多年轻的上班族交际圈子极其广泛,他们喜欢聚在一起玩、乐,这样一来,就会支出大笔金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适当地玩乐和交际是必不可少的,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工作之余,千万不要将大把时间浪费在麻将桌、电影院、歌舞厅。玩乐的时间久了,不但丧志,而且会让我们钱包里的钱越来越少。如果实在无事可做,最好在业余时间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培养和发掘自己其他方面的特长、爱好,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理财真经】

拒绝不良的消费观。先消费再储蓄是一般人易犯的理财习惯错误,许多人经常感到左入右出、入不敷支,就是因为消费在前,没有储蓄的观念,或认为先花了再说,往往低估自己的消费欲及零零星星的日常开支。应实行自我约束,既可控制每月预算,并逐渐养成节俭的习惯,改变消费观甚至价值观,不再为虚荣浮躁的外表所惑。

冲动消费是“魔鬼”

当今时代,到处充满了金钱消费的**:电视广告不断夸大产品的好处;邻居又买新的家电,同事不断地说“苹果”刚出这款手机真棒。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脆弱的,在**面前常常会一时冲动而购买许多不必要的商品,从而造成浪费。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月薪不过2500元的年轻上班族,身上穿的西装价值上千元;一个原打算上街买包烟就回来的上班族,可能拎回一部新手机。这就是典型的冲动消费。

由于换工作的原因,梅梅最近几天需要搬家。她在整理屋子的时候,竟然意外地发现了6个基本上没用过的漂亮包包、10几双只穿过一两次的鞋子。

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梅梅自己都很惊讶。因为,她根本记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买了这些东西。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梅梅一时冲动买下来的,有时是经不起店员甜言蜜语的劝说,有时是受不了商家打折的**,还有时是自己看走了眼,当梅梅将它们一一买回来之后,才发现这些东西一点实用价值也没有,所以只好将它们丢在墙角里,然后渐渐遗忘了。

看着眼前这些东西,梅梅不禁叹息道:“冲动是魔鬼啊!”虽然这些东西扔掉很可惜,但是为了减少搬家的负担和节约空间,梅梅只好将这些东西当废品一样丢到垃圾筒。

这种现象在年轻上班族中可见一斑。许多的上班族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打开衣橱的时候,衣服多得数不过来,可是经常穿的却没有几件,那些被打入冷宫的衣服,留着占地方,扔了又舍不得。

可是,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们还是经不起**,一时冲动买了下来。有时虽然暂时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强忍着没有买下来,回到家中便后悔不已,有时会马上跑到商场再去将它买回来。就这样,他们陷入了“冲动、购物、后悔”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此冲动消费,终究有一天会将钱包里的钱花光。那么,上班族冲动购物是不是无可救药了?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消费冲动,减少冲动购物的次数。

1.设定“购物缓冲期”

假如非常喜欢某件物品,想花钱买下来的时候,最好在买前等待一段时间,给自己一段缓冲时间。一般来说,考虑时间以24小时为佳。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不要急于掏腰包,最应该做的是走出商店,回到家中好好休息。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考虑结果仍然是准备购买,并认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再去把它买回来。

在缓冲期,我们不要总是想那件物品,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如展望未来的远大目标,看几部喜欢的电影。然后,再问一问你自己值得购买吗?有购买的必要吗?这样一来,就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估一下购买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购买的冲动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2.定期存款

许多上班族只要工资一发下来,就会大笔支出。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便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合理的做法是将每月工资的五分之一存为定期,存的时候,最好用家人的名字,选择到期自动转存的形式存款。这样一来,即使想提前取款购买商品,也是比较麻烦的。

3.避开容易花钱的环境

越是花钱的环境,如超市、商场等,消费的**就越大,花钱的机会就越多,极易让人产生消费的冲动。因此,如果闲来无事,最好远离那些花钱的环境。

4.保持冷静头脑

许多上班族只要一看到打折、促销等,就会受到强烈刺激,由于难以控制自己的购物欲,而购买许多没有实用价值的商品。对此,可以为自己作一个规定,如规定自己每个月去一次或半个月去一次商场。

【理财真经】

冲动消费我认为分两种,一种是见着东西不错,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先买了再说,也许是个鸡肋,又或者自己根本不适合,不需要。另一种就是见着便宜,使劲的买,最后发现便宜没好货。

讨价还价,别让商家坑了你

有句成语叫做“无商不奸”。许多商家为了赚取更多利润,总喜欢漫天要价。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会砍价的上班族总是能够以适当的价格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相反,那些不会砍价的人,无计可施,只好愤愤不平地离开这家店,然后再到下一家店,结果如上一家店一样,最后花了冤枉钱不说,还徒增烦恼。

刚参加工作不久莫小闵就是一个“砍价”高手,布局前自己用了几年的手机突然坏了。当她拿去修理的时候,店家说:“这部手机即使修好了,最多也只能使用半年。”莫小闵想了想:既然如此,还不如再买自己心仪已久的那款诺基亚呢。

于是莫小闵开始在网上了解这款手机相关资料,如产地、型号、功能、价格等。然后,她拉着男友,只带了1000元便乘公交车去了手机专卖店。

正当服务员向她们介绍之际,莫小闵低头看了看价格:1400元。看完标价后,莫小闵并没有说什么。这时,服务员看到莫小闵十分喜欢这部手机,于是就问:“美女,我认为这部手机很适合你,再说了这是一款新出的手机,价格也相当便宜。”莫小闵说:“说实话,这部手机真的很不错,只是在价格方面我希望你们能再优惠一点。”

服务员一看莫小闵诚心要买这部手机,于是说:“其实这部手机的价格已经算便宜的了,这样吧,1200元卖给你吧。你要知道,在我们这种店里,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真品。无论质量还是在售后服务,绝对比其他手机店可靠。”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很喜欢这款手机,所以从网上查阅了许多相关信息,说实话,这款手机的实际价格在900元左右。前几天,我同学在广州花850元买了一部,她认为这部手机很实用,建议我也买一部。”

为了能把价钱砍下来,莫小闵对这个服务员撒了谎。接下来,莫小闵将手中的手机还给服务员,说:“我知道,这个城市的手机价格要比广州高一些,但不会相差太多,950元你可以卖吗?”服务员摇摇头,笑着说:“对不起,你给的这个价太低了。”

莫小闵没再说什么,与男友朝门外走去。没走几步,服务员便着急地喊道:“二位请留步,价钱的事我们再商量一下。”莫小闵与男友回过头来,服务员装作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说:“既然你诚心想买,我说个最低价 1150元,你们看怎么样?”

莫小闵从男友身上掏出带来的1000元,其中还夹了一些零钱,对服务员说道:“其实我们就带了1000元钱,剩下的那些零钱还要坐车回去呢。我给你1000元,你也有赚头。再说做生意就是要薄利多销,以后要是有朋友买手机,我推荐他到这里来。”

就这样,莫小闵用远远低于市场普通价格的1000元,买到了质量和款式都不错的品牌手机。

例子中的莫小闵无非是摸透了商家的心理,才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其实砍价如同士兵打仗一样,要知己知彼,把握好商家出售商品的心理,才能百战百胜。一般来说,商家出售商品的心理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判断顾客心理,看其是否非常喜欢所购物品。顾客一进门,销售员便开始观察其一举一动。如果我们看到某件商品后喜形于色,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抬高价格,这时再想砍价就很难了。有时,销售员会在我们看商品的时候,问许多问题,如,给谁买,是自己用还是送给朋友用等,这实际上也是商家观察我们的一种方法。

二是判断顾客的经济条件。商家往往会从穿着、打扮、举止上来判断顾客的经济条件。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遇到穿着入时的年轻人,穿金戴银的贵妇人,打扮讲究的上班族,或者是一些为公家办事的工作人员,商家容易抬高商品的价格。

了解了商家的心理之后,上班族还需要掌握以下方法,才能以最优惠的价钱买到合适的商品。

1.了解市场

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每次到一个市场时,最好不要先奔向自己喜欢的商品,而应该从整体上了解市场一下,走马观花地逛一圈,看是否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遇到同类商品时多打听一下价格。这样一来,就可以从总体上掌握商品的价格,避免出现先砍了半天价,却发现其他摊位上的东西更便宜的局面。通常情况下,位置最好的摊位租金相对较高,其价格也是最高的。

2.欲擒故纵

即使在某一个摊位上发现自己喜欢的商品,也不要让商家看自己很喜欢这件商品,就是所谓的“欲擒故纵”。这样可以避免商家漫天要价。

3.牢牢把握“主动权”

我们购物时总会听到销售员这样说:“你想出多少钱?”事实上,他这样做只是想让我们尽早露出底线价格。这时,消费者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说高了怕自己吃亏,说低了又怕卖方笑话自己是一个“穷光蛋”。但是,只要我们先说出了一个价位,就意味着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方。然后,他就会想办法在这个价格上加利润,如说:“这双鞋我出100元。”商家就会说:“这双鞋质量好,再加一点,120元卖给你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觉得商家说得也有道理,也许就会不由自主地买下来。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最好这样回答对方:“这件商品我愿意买下来,但你现在出的价钱很难接爱。告诉我你想卖多少钱,如果可以接受的话我就买,否则再到其他店看一看。”这样做,就轻易地将砍价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当销售员说出一个价格后,再与心里的价位底线比较一下,接着再将价钱压低一些。这样就会用合适的价钱买到合适的商品。

4.查看质量

当价格基本上谈妥后,不要急于掏腰包。这时,一定要检查一下质量,如果找到什么瑕疵的话,马上对商家说明,要求他再降点价。此时,商家已经为了一件商品耗费了很长时间,眼看着我们钱包里的钱马上就要掏出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理所当然会做出让步。

【理财真经】

讨价还价是一门学问,掌握几手还价的“招数”,可节约开支,避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