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投资永远是跟风险并存的,可以说投资的成功取决于对风险的控制上面,风险控制的越小,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然而提到控制风险,我们会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心态!上班族要做到:理自己的财,让别人说去吧!
不要用虚荣、盲目攀比的心态理财
所谓盲目攀比和炫耀就是在认识不清的情况下,不顾实际情况与别从进行比较,向人进行夸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这样的人——或者就是你自己,常常一面抱怨手头钱紧,一面却经常买商业广告上的那些商品,从电器、服装到小商品等五花八门的东西都不在话下。结果就是这些并非必要的开支,一点点地消耗了你的金钱,让你总处于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
盲目消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虚荣、攀比是其中的罪魁祸首。
由于虚荣心作怪,人们都喜欢受到别人的钦羡。例如,对不了解的事情,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不会做的事假装会做;自己没有的东西却宣称多得不得了;等等。还有一些上班族经过几年的奋斗,收入增加了,也许真的可以称得上事业有成,但是在生活上的追求也变得水涨船高,房子要住更舒适点的,车子要开更高级的,孩子要上贵族学校,旅游要去国外……看起来生活质量是越来越好,实际上已经被账单套牢,怎么也进不了真正有钱人的行列,只能继续让生活拖着走。
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因“房奴”、“车奴”、“卡奴”的称谓误了终身,大部分时间都在为自己的虚荣“埋单”。不知有多少人,都成了名牌的粉丝。当季的名牌超出了消费能力,他们就对打折的名牌情有独钟。为了那块不起眼的商标,不惜长期挤在闷热狭小的出租屋里吃盒饭,只为了衣裙光鲜亮丽。生活中总有人觉得某某人富有。不错,这种羡慕之心可能多数人都有。但是,如果这种羡慕之心成为攀比之心而不加以控制的话,就会严重破坏我们原本美好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许多烦恼的根源,正是由于盲目的攀比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使然。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欣喜于蒸蒸日上的物质水平,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难道不好吗?
理财不要讲虚荣,也没有攀比的必要。从现实意义上讲,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宜进行房地产投资,因为不动产投资具有较强的流动风险,变现性太差——当然如果父母给你融资,四五口人一起买房子居住就另当别论了。只要有了首付,并能控制月供在你月工资的三成以内,就可以买房。但如果月供在你工资收入的五成或者以上,那你的个人财务状况就会有风险了——“房奴”其实就是这么产生的。
与房子这种家庭生活的必需品相比,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则是一种奢侈品。因此,如果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理财专家不提倡年轻人贷款买车。可现实中,有些人就是看到周围的人发了财,既买车又买房,就会忍不住攀比,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
在这个消费的社会,拒绝“虚荣”的**自然不是那么容易,但要掌控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每一分钱,就需要先从改变理财习惯下手。
“先消费再储蓄”是一般人容易犯的理财习惯错误,许多人常感到入不敷出就是因为“消费”在前、“储蓄”在后,甚至只有“消费”而没有“储蓄”。事实上,养成“先储蓄、再消费”的习惯才是正确的理财方法,实行自我约束,每月领到薪7k时先把一笔储蓄金存入银行,如零存整取,或购买小额国债、基金。这样既可控制每月的支出,又能改变自己的消费观甚至价值观,养成节俭的习惯,从而不再受虚荣浮躁的**。
此外,现在经常会出现一些投资骗局,我们也必须小心提防。为什么有些骗局能够得逞呢?就是利用了许多人攀比、虚荣和贪婪的心理。如果平时能够多学习一点理财知识,不但可以避免上当,还可以自主地进行家庭理财。做任何一个投资决定时,都要保持冷静,对投资回报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现在多数理想的投资回报一般是在10%~20%。反观一些投资骗局,以回报率动辄50%以上来骗你上钩。如果听到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建议你不要理睬。
只要安心于自己的小算盘、经济账,少一点无聊的虚荣,少一些不必要的攀比,你和你的家庭就会生活得很好;而只有心态平稳、自主理财,你才会多一些舒坦,少许多无谓的烦恼。
【理财真经】
个人理财应当根据自身特点,量力而行。不要因攀比和爱慕虚荣进行不当的消费,使自己背上债务。观念上。我们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克制冲动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和投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