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银行储蓄中的大学问(1 / 1)

银行储蓄是最普遍的理财方式,也是抵御意外风险的最基本保障。上班族理财首先要和银行打交道,即便是简单的存钱,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选择的储蓄种类不同,收益结果也不相同。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储蓄方式,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争取获得最大收益。

强制储蓄,积少成多

很多人会误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不同财富阶层的人都需要理财,只不过资产配置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低收入人群的理财关键词是“强制储蓄”四个字。

储蓄是指把一笔一笔的小钱存起来积少成多。很多上班族都认为储蓄很简单,只要有余钱就存下来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完成原始的积累。然而,如果没有余钱或者入不敷出,该如何储蓄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试着对自己的资金进行强制储蓄,这样不但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手段进行理财,积少成多,而且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消费习惯。

小金在一家外企工作,月薪8000元,收入非常不错。由于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忙碌工作的同时也享受着收获的喜悦。然而,由于花钱没有节制,他光荣地加入了“月光族”的行列。由于金融危机来袭,公司开始裁员,小金失业了,生活一下陷入困境。为此他后悔不已:“早知道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故,当初就应该有节制地消费。”找到新工作后,如何有计划地消费,成了他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结合当前市场利率状况,小金为自己制定了一套强制储蓄方案阶梯式组合储蓄法。每月领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往银行存1000元,他存的是半年定期。这样一来,从第七个月开始,每月就有一笔存款是到期的。假如小金不打算提取,便可提前与银行约定自动将其存为半年或一年、两年定期存款。这样既避免了通货膨胀给存款利息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强制地约束了自己的消费欲望。

坚持了三年之后,小金粗略计算了一下,他的账户上的存款已经接近四万元了。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许多人的理财第一步都是储蓄。决定财富多寡,不是看我们赚多少钱,而是看我们存多少钱。有些高收入者自以为能力强,永远都能赚那么多钱,平时花钱如流水,殊不知由于环境改变,财务就可能拉响警报。

作为上班族来说,如果每月节余不多,更应该合理地进行强制储蓄,这样才不会流于时断时续,甚至因为某一个月或某几个月入不敷出。对于那些欠缺合理理财计划的上班族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强制储蓄的目标。

1.持之以恒

“强制储蓄”需要一定的毅力,贵在坚持。存,即要从每个月的收入中雷打不动地提取一部分存入银行账户,这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第一步。

2.改变存款观念

“强制储蓄”需要摒弃过去先花钱、有剩余再存的习惯,改为先存钱而以余钱支付日常生活所需及其花销,这样才能真正把钱存下来。

3.估算储蓄数额

由于每个人或家庭情况存在差异,最好先估算每个月生活必需的基本支出和休闲娱乐、宴客送礼等不固定支出,然后用收入减去这些支出,剩下的就是每月可以拨出来储蓄的金额。

【理财真经】

不管数目多少,强制储蓄都是非常必要的。所谓强制储蓄,就是要有约束力,与以前的先消费,到月末看剩下多少再储蓄有本质的区别。一旦确立强制储蓄的比例,就要坚持。无论是10%,还是80%。每个月拿到工资后,先按比例储蓄,然后才是消费。这样坚持下去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别让利息白白的浪费掉

现实生活中,上班族往往不太注重储蓄利息,只是有钱即存,随用随取,图个快捷方便。殊不知这样很容易将利息损耗掉,时间久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储蓄理财并非简单的存存取取,掌握其中的奥妙,让存入银行的钱最大限度地产生利息才是根本之道。

老周夫妇俩是一对普通的退休职工。

今年儿子结婚,用去了夫妇俩平生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儿子的终身大事总算是顺顺利利地办完,了却了夫妇俩的一桩心头大事,但看着存折上仅余下来的8万元,老周开始担心起自己和老伴接下来的日子。

老伴常年患有心脏病,五年来已经先后动过两次手术,因为病症的突发性强,每次入院都很突然,而且最近老伴的病情反复无常,因此老周在考虑这8万元储蓄的时候,首先想到了资金灵活性。但是两位老人毕竟是退休职工,收入有限,如何让每一分钱获得更高的利息,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儿子的建议下,老周选择了一种听上去最划算的储蓄方法,这是一种使定期“存本取息”效果达到最好,且与“零存整取”储种结合使用,产生“利滚利”的效果的储蓄方法。

老周将8万元闲钱放在7天通知存款存折A中,每个月取出利息,并将利息存入零存整取的存折B中,以后每个月都做一次存取动作。这样不仅本金部分得到了利息,而且产生的利息还能继续获得收益,可谓是“驴打滚”式的储蓄方法,让家里的一笔钱,取得了两份利息,长期坚持之后,便会带来丰厚回报。而且,对于老伴随时可能因心脏病入院而急需用钱的情况来说,这种储蓄方法不妨碍8万元本金的支取,可以应对老伴可能发生的入院需要。

老周的本金为8万元,由于7天通知存款利率为1.35%,因此一个月之后,老张获得的收益为80000×1.35%/360×7×4=84元。而根据零存整取一年期1.71%的利率,每月取出来的84元利息,在一年后将会获得本息为84×12×1.0171=1025.24元。

因此老张在基本不影响随时支取本金的前提下,依然获得了每年1025元的利息。而相比较之下,如果将8万元全部放在活期账户,则每年的利息仅为80000×0.36%=288元。两种储蓄方法之间的利息差异达到1025.24-288=737.24元。

下面介绍几种利息最大化的存款方法。

1.约定转存

如今,银行相继推出了一种“约定转存”业务,只要我们和银行事先约定好备用金额,超过部分就会自动转存为定期存款。如果利用好这项业务,不但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带来利润。

以胡女士为例,如果他现在有20000元的储蓄存款,全部以活期存在银行,一年应得利息为20000×0.36%=72元。假如他选择约定转存,由于此项业务的办理起点为5000元,那么胡女士就可以与银行约定好5000元存活期,超过部分存一年定期。那么,这20000元在无形中就被分成了5000元的活期和15000元的一年定期。一年下来,胡女士应得的利息为:5000×0.36%+15000×2.25%=18+337.5=355.5元。两者相比,后者得到的利息是前者的4.9倍。

这种“约定转存”业务的优势在于,在不影响储户使用资金的前提下,让效益最大化。如果储户的备用金额减少了,约定转存的资金会根据“后进先出”的原则自动填补过来。

2.四分存储法

如果我们手中持有10万元,可将其分存成4张定期存单,每张存单的资金额呈梯形状,如将10万元存成1万元、2万元、3万元和4万元的4张一年期定期存单。若在一年内需要动用1.5万元,就只需支取2万元的存单。这样就可以避免10万元全部存在一起,需取小数额却不得不动用“大”存单的弊端,减少了不必要的利息损失。

3.阶梯存储法

如我们持有9万元,可分别用3万元存一至三年期的定期储蓄各1份。一年后,用到期的3万元,本息合计再开一个三年期的存单。以此类推,3年后持有的存单全部为三年期的,只是到期的时间不同,依次相差一年。这种储蓄方式可使年度储蓄到期额保持等量平衡,既能应对储蓄利率的调整,又可获取三年期存款的较高利息。

4.“滚雪球”式储存法

工薪阶层不妨将每个月的余钱存成一年定期存款。一年下来,手中正好有12张存单。这样,不管哪个月急用钱都可取出当月到期的存款。如果不需用钱,可将到期的存款连同利息以及手头的余钱接着转存一年定期。这种方法非常适合经常有意外收入的上班族家庭。

【理财真经】

采用正确的组合储蓄方式既能获得相对合理的利息收入,同时又不影响生活质量。具体来讲,可根据资金类型及预期用途来选择不同的储蓄方式。

妙用银行卡,省钱又赚钱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银行卡在钱包里早已拥有一席之位,银行卡消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当然也少不了它。但是,不但银行卡的发卡行多如牛毛,连支付的方式,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宝等等都让人眼花缭乱,更不用说各种积分优惠和里程换购了。因此很有必要探讨如何巧妙利用银行卡,来计划一段有着数的旅程。

然而,小额账户管理费、银行卡收取年费、异地取款、跨行取现收费等一系列收费项目的出现,使得持卡消费显得越来越不划算。同时办理多种银行卡,不但不利于资金的管理,而且还会增加我们的额外开支。因此,巧妙使用银行卡,对于手中持卡较多的上班话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收费时代先给银行卡瘦身

打开每一位上班族的钱包都会看到一大排的银行卡,多是由于各卡的用途不一样,比如ATM支取工资、扣缴住房贷款、代缴水电费要分别使用不同的银行卡。有的人为了取款方便,还办有牡丹卡、金穗卡、长城卡。这样表面上看是给自己带来了方便,实际上却不利于个人资金的管理。因此,在小额存款收费和收取银行卡年费的情况下,适当清理手中的银行卡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随着银行卡综合服务功能的日渐完善,“一卡通”业务应运而生。一张银行卡即可提供取款、缴费、转账、消费等多种服务项目。除此之外,若持有不同银行的银行卡,也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将卡的功能进行整合。因为持有多家银行的银行卡,不但容易造成个人资金分散,而且需要对账、换卡和挂失时,更是要奔波于不同的银行之间,造成大量时间的无端浪费。

一般来说,上班族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比较选择一家用卡环境好、服务优良、收费低廉的金融机构。若经常出差,可选择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银行卡,这样的银行不收开卡费和年费,异地取款有的银行还免收手续费。若经常去小城市出差,最好用四大国有银行的银行卡,因为这些银行营业网点较多,取款较为方便。另外,对于一些不常用的银行卡,若是挂在存折账下,可考虑到银行办理脱卡手续,取消银行卡的服务功能。若自己手中的卡是已经不用的“睡眠卡”,应及时到银行销户。

2. 三招化解跨行查询费

相信大家都有跨行查询费的经历,其实对于跨行查询费我们还是有办法避开的。因为查询银行卡账户余额并不一定要通过ATM机、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助终端,通过申请短信通知、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方式了解自己的银行卡账户余额。以工行为例,我们对一些相关操作进行大致介绍:

网上银行。登录工商银行中国网站→进入“个人网上银行自助注册”→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本人牡丹卡号码,按页面提示输入相关信息→注册成功网上银行即时开通。

电话银行。拨打95588→选1“个人客户”→输入卡号或客户编号或存折账号,按#确认→语音提示你未注册电话银行,并自动转入语音提示注册→按语音提示输入注册卡卡号及密码、开设该卡的身份证号码,并设置6位电话银行密码→电话银行开通。

短信提醒。拥有工行存折或信用卡的客户,通过营业网点、网银或者拨打95588开通申请手机余额变动提醒业务,即可随时掌握自己的资金状况。

3.挖掘银行卡的附加价值

在银行收取各项费用的另一面,银行卡的附加服务项目也在逐渐增加。水电费、煤气费、手机费……这些功能可以帮我们轻松安全地完成各项缴费任务。另外,有些银行卡还有看病预约挂号、购物消费打折等优惠,这就需要您在申办银行卡之前先做详细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

另外,无论是银行卡收取年费还是跨行查询收费,都已明确地告诉我们:银行不欢迎小规模储户。如果可能,可尝。试集中手中的资金,将其存在同一个账户中,成为某一家银行的贵宾客户。这样,除了可以免除针对小额用户的年费外,还可享受银行提供的出差机场“绿色通道”、免费健康讲座、提前预约认购国债或其他理财产品等待遇,从而通过挖掘普通银行卡的附加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理财真经】

时下不少人钱包里现金越来越少,“卡”却越揣越多。据了解,持卡消费已渐趋成为一种新时尚,少则3~5张多则数十张,无论走到哪里,“持卡族”随身都只带少量零钱与大量银行卡撑数,只要能刷卡,“持卡族”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持卡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妙用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