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上班族每个月领着固定的薪水,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买房、结婚、生儿育女、购买服装、交通费、电话费、日常用品……一个月下来许多人所剩无几了。于是一边抱怨“物价上涨过快,工资收入赶不上物价的涨幅”,一边无可奈何地说“我没钱拿什么理财”!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说起理财,我们想起自己的父辈,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地工作,辛辛苦苦地攒钱,从来不敢过于消费享受。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理财”时,他们会说“等金钱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理财”。这一“等”不要紧,几十年大好光阴就在“等待”中消耗了,这一等,一辈子过去了。
那么,作为新一代的上班族,究竟什么时候开始理财比较好呢?有句话叫做“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理财也是宜早不宜迟”。就像两个参加等距离竞走的人,提早出发的,就可以轻松散步,后来出发的人辛苦追赶,这就是趁早理财的好处。
沙特企业家萨利赫·卡米勒小的时候,就会用羊骨头做成一种名为“卡布斯”的小玩具,然后卖给小朋友。读中学的时候,他又制作笔记卖给其他同学,甚至还尝试过进口生意。在一次采访中,卡米勒说:“当时我打算进口一批学生运动服,于是向家里要了一些钱,通过财政大臣穆罕默德·斯勒尔萨巴赫的关系兑换成黎巴嫩镑。于是我用这笔钱从贝鲁特买回了运动服、体育器材和一些参考书,然后到各个学校去销售。”
正是由于很早就具有理财意识,2000年,萨利赫·卡米勒拥有40亿美元的财富,位居2000年沙特十大富豪榜第四位。
理财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从少年到老年,只要有收入就应尝试理财,这样才能给自己的财富大厦添砖加瓦。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如果上班族趁早进行理财规划,就可以更早地享受生活。
刘先生和妻子同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两人虽然刚30岁出头,但他们早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除了两人的工资以外,还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收入。
刘先生出生于农村,父母供他和弟弟上学后,家中已经一贫如洗了。他和女友通过努力工作,积攒了20万元存款。2002年,刘先生结婚了,他和爱人用全款在北五环附近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楼房,简单装修后租了出去,他们则住公司提供的宿舍。接下来的几年,刘先生夫妇把所有的工资收入进行了投资,用于购买基金、国债等理财产品。
没过几年,刘先生这套房子已经升值了五六倍,和当年的市中的房价属于同一个水平了。
从刘先生的理财经历可以看出,理财越早,受益越早,这就意味着离财务自由的时间越近。他们不像其他夫妻那样把钱随便放在家里,随用随拿,而是把平时的固定工资都存起来,只留小额当作必不可少的家庭开支,其余都用在投资上。
刘先生的一个朋友恰恰相反,八九年前,他曾经嘲笑刘先生像一个女人似的精打细算,认为挣不了多少钱。而今天,即使刘先生不上班,他也有房子出租的收益,还有基金、国债投资的收益,这些收益是多年积累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不再嘲笑刘先生了,而是为自己没有趁早理财后悔不迭。
上班族“理财宜早不宜迟”的观念,与大富豪李嘉诚的思想不谋而合。李嘉诚说过“人生的第一个100万最难赚”,因为在赚第一个100万时,也是人们掌握理财知识、积累经验教训的过程。当我们只有1万元的时候,亏掉50%只会损失5千元;而当我们拥有100万元时再进行理财,一旦失败,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时间就是金钱。同样的资金5年前和5年后的投资回报会有很大不同。
上班族明白了这些道理,就应趁早进行理财规划,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尽快步入富人行列。
【理财真经】
你不养老、老不养你。幸福养老,要从科学规划开始。养老规划越早越好。因为,未来生活的变数很多,越早规划,可调整的空间越大,达成目标就越轻松,效果越明显。
你真的“无财可理”吗?
每当谈到“理财”这个话题时,许多朋友尤其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的上班族,都会说“我挣的工资较少,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去理财”。
实际上,理财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10万元有10万元的理财方法,1万元有1万元的理财方式,1000元有1000元的理财方法。甚至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低收入、只能勉强应付日常生活开销的低薪阶层,只要对自己的收入进行合理规划,正确支出每一分钱,也能让有限的收入换来幸福的生活。看看下面的例子,就会明白“我们并非无财可理”的道理。
林小姐毕业于一所全国知名高校,本科学历,参加工作时间为6个月,未婚,月收入5000元左右;王小姐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专科学历,参加工作两年多,也是未婚,月收入3000左右。按照常理推断,琳小姐每月收入5000元,比王小姐多2000元,应该比王小姐更具备理财的条件。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两人都是每月月初公司开支,半年后,王小姐积攒了6000多元,林小姐只攒下600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让我们看看两人的收支情况吧。
林小姐:衣服消费1000元(商场购买),吃饭消费1500元(食堂、饭店),房租1200元(单位附近二居楼房的一居),交通费用300元(公交,有时乘坐出租车),手机话费300元;其他600元(购买日常用品、健身、旅行等),总共消费4900元,每月结余100元。
王小姐:衣服消费400元(批发市场购买),吃饭消费600元(早晚在家做,中午带饭),房租500元(离单位较远,与朋友合租),交通费用100元(公交,自行车),手机话费100元;其他300元(购买日常用品、图书等),总共消费2000元,每月结余1000元。
显然,林小姐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费都要高出王小姐,这样算下来,基本消费加上娱乐消费,林小姐5000元的月收入所剩无几。
王小姐虽然工资不高,但一切从简,基本消费只有2000元,而且没有不良嗜好,只是喜欢看书,每月的全部开销大约2000多元,半年节余6000多元。之后王小姐把其中的5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到期不取,自动续存。
从林小姐和王小姐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有些上班族并非没有钱可以理,而是根本没有理财的意识。现实生活中比王小姐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可是照样能理财;有些高薪阶层收入比林小姐还要高,可理财能力不一定比他强,经常不到月底就没钱了,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甚至还要借钱过日子。
总之,理财是一个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即便只有几百元钱也可以踏上理财之路。所谓的“投资本金”并没有一个底线标准,多少全凭个人具体情况而定。尤其对于那些年轻的上班话来说,如果坚持先攒够“一桶金”再进行投资理财的话,那一天很难到来,反之,如果每笔工资余额都能发挥理财作用,金额再少都会显出较高的价值。
对于收入相对较低、觉得自己无财可理的上班族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而实现理财目标。
如果一个月能够节省500元,在银行开立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抛开利息不说,二十年后仅本金就可达到12万元,如果再加上利息,数目就更大了。
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部分人收入比王小姐要高,可理财能力不一定比他好,经常不到月底就没钱了。甚至还要借钱过日子。看到这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所以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
【理财真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无财可理,只要你有经济收入就应该尝试开始理财。这样才能给自己的财富大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