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样一件事,分辨力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答案。
旧社会,在县衙的公堂上,往往要悬挂一横幅,上书“明镜高照”。在当今社会则要求领导人“洞察秋毫”。其目的是要求做官的人要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能明辨是非,能看到问题的本质,以便对某件事情或案件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或裁决,即“明断”、“公断”。
而对下级来说,同样,也应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因为下级要办好领导交办的事情,需要清楚、准确地掌握事物的真相,从而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假如不明了事情的真实情况,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致使采取错误的做法,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糟。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会经常让下级去办一些事情。为了圆满地做好这些事情,首要的一个条件是对领导的意图有准确的掌握。有的领导在给下级交代工作时,比较明确,这样,下级比较便于行动。但有些领导工作方法简单,只笼而统之地告诉“你去办了”。这样,作为下级则应特别注意掌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即要达到的目的。
特别是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领导也不便做出明确的表态时,就指示下级:“你看着办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下级就为难了,不办吧,领导有看法,认为你推诿,怕承担责任;办吧,又不得要领,不知领导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下级认真进行分辨。
这是对上而言,对下也有一个提高分辨力的问题。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时候,是非曲直难以分清。只有认识了这些事物的真正面目,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向领导做出正确的汇报,制定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案。
为了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除了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之外,还应当“多思”。无论对领导的指示、领导的举止以及领导的表情都应注意仔细地观察、揣摩,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样,对下面的情况,也应多观察,多分析,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实质,以便拿出正确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