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聚拢人心的领导,是不爱发脾气的。他们不会随便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他人,进而影响到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成大事者必是自己情绪的主人,做事时冷静沉着,不急不躁,不因小事不顺而气急败坏,落人笑柄,自损颜面。
——“小刘的格子间”网易博客
一个静下来的人耐心观察一个星期,解决一个问题,就可能让一堆大忙人提高几倍的工作效率,节省出大量时间。
——“Andrew Jackson”新浪微博
安德森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尖端人才,做事迅速,不喜拘束。部门经理也知道这一点,本着拉拢人才的想法,也就没有特别计较。
一天,安德森早早地完成工作,于是他拿起一份报纸看了起来。这时去和外商谈判的老总回来了,老总对公司的人事很少过问,因此他对安德森也缺少了解。就在他进来的同时,看见了安德森正在看报纸,于是怒从心起。
“你们这群人一天到晚都在干些什么?看看这办公室乱的,就和猪窝似的,一天拿着公司那么多钱,就知道混日子,什么都不会干,公司雇你们是为了赚钱的,不是养废物的!”
办公室只有安德森在看报纸,他对这个久闻大名却很少见面的领导的“杀威棒”感到很不适应,他认为老总是在挑刺,他腾地站了起来,瞪着眼睛向老总喊道:“你凭什么说我是废物!我按时上班,及时完成工作,从来没有早退请假过,我的策划方案也做得非常优秀!办公室的卫生有保洁人员收拾,与我何干?”
安德森因为一直得到部门经理的器重,所以缺乏“尊重领导”的概念,他性子直,受不得半点委屈。而老总只看到了安德森表面上的闲散,误以为他不务正业,爱发脾气的他怎么能容忍这些。
结果,不久之后,安德森就递交了辞职报告。之前早已有别的公司想挖他,他碍于部门经理的赏识而没有离开,这一次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在安德森走的时候,他手里正好还有一个未公开价值不菲的策划案,这个策划案给他去的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他的前老总对此也只能是扼腕叹息。若是当时多一点耐心,了解清楚情况,自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了。
在管理中,当我们给员工讲解问题时,要耐心;当我们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时,要耐心;当我们试图消除员工对我们对公司的不满时,也得要耐心。
此外,当我们有事情需要员工帮忙时,更得要耐心。我们布置下去的任务,员工自然会去办,但若是我们需要员工为我们做一件不是他工作范围内的事情的时候,耐心说服他心甘情愿帮我们,他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好的结果;若是他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效果可想而知。
当员工犯了错误或者我们认为员工犯了错误的时候,耐心更是必不可少。有的管理者脾气比较暴躁,一看到员工偷懒就忍不住大骂出口,这只会招致员工的反感,而往往事情的真相是我们误解了员工。
怎样才能耐心地对待下属呢?这里举出两个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第一,特别啰嗦。不少管理人员看到员工事情做得不好,就忍不住要去说几句,哪里有更好的做事方法又忍不住去说几句,给员工留下一种“什么事儿都要紧紧盯着,恨不得桌子上一个笔筒怎么摆都要来捣鼓”的印象。何不暂且等等,看员工如何行事,看员工这种行为究竟有没有影响到工作,再决定要不要给他提建议。
第二,不给员工面子。不少上司一看到员工犯了错误就大骂出口,“你个蠢蛋”“会不会做,不会做就滚”,这些话语特别容易伤员工的心,并且还一直对员工的错误念念不忘,就算员工改进了,也还能听到上司的絮絮叨叨。这个时候,多点耐心,多关注员工有没有改进是更好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