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蜀国的象牙(1 / 1)

竹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想救大头,可又害怕中蛊,只能在洞口急得打转。

“竹竿叔,下蛊真的这么厉害?”马小波罗问。

竹竿靠在土壁上点了一支烟:“蛊这种东西太可怕了。江湖传说,制蛊的人大都是老年女人,人们都管这种人叫草鬼婆。传说,这些草婆鬼造蛊时,要先杀一只大公鸡扔到山上,七天后再去取。那时公鸡肉已经被蜈蚣、百脚、蝎子、毒蛇、蚂蚁吃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骨架。草鬼婆把鸡骨架拿回后晾干,再碾成粉,就变成了蛊。江湖上还有一种说法,说草鬼婆会捉捕几十种有毒的虫子,把它们放进缸里,不给喂食。饿急了的虫子会互相残杀,以大吃小,一直到几个月后,余下最后一条最大的虫子。这条虫子全身聚集着几十种毒性,草鬼婆把它晾干研成粉末,也能制成蛊毒。”

“这会不会只是传说,或者是古人对解释不了的东西进行的想象?”马小波罗问。

竹竿哼了一声:“小鬼懂什么?这江湖上厉害的东西多着呢!我就曾经在一座古墓里中了蛊,觉得肚子像是钻进了一条蛇,上下翻滚,险些把我疼死。幸好,被人从墓中救出来,灌了一肚子的酒,吐了半天才缓过劲来。”

“那蔡大叔怎么办?”马小波罗问,“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在洞里。”

竹竿向洞里看了一眼,蔡大头正在浮在污水里哼哼唧唧地唱歌,他一时犯了难。

“竹竿大叔,我下去。”马小波罗说,“我才不信什么蛊毒。这个洞应该是古蜀国人为了防止敌人攻城挖下的陷阱,里面年深日久,空气不流通自然会产生毒气,我只要掩住口鼻就会没事。”

竹竿眼珠一转:“好啊,不过不要弄湿羊皮书。我们可都指着它回到现实世界呢!你可以暂时交给我保管。”

马小波罗把羊皮书交给了朱大哈:“还是给大哈吧,反正你也不能用,别再让椒图咬了手。”

竹竿红了脸,哼了一声从老鼠衣里掏出绳索,拴在马小波罗的腰上。马小波罗用毛巾系了口鼻,顺着绳索爬进黑洞。大头迷迷糊糊地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鬼突然从天而降,伸着利爪向他扑来。

“鬼啊!”蔡大头惊叫。他躲避着马小波罗,眼神里满是恐惧。

“大头叔,是我!”马小波罗抓住蔡大头的胳膊。竹竿和朱大哈齐心协力把两个人拽出洞口。“鬼啊!”蔡大头又叫又跳。

“有个大头鬼!”竹竿含了一口凉水喷在蔡大头脸上,疯疯癫癫的大头顿时安静下来。“我刚才怎么了?”他定定地看着竹竿。

“你刚才中了草鬼婆的蛊!疯疯癫癫的要死要活。”竹竿说。

“怪不得我刚才看到身边到处是鬼影呢!”蔡大头心有余悸。

“好了,天都快亮了。大头休息一会儿,我来刨土。”竹竿拿起铁锹。

“头儿,这地方有些邪性,咱们是不是换个地方动手?”蔡大头坐在地上喘息。

“你懂什么?”竹竿挥动铁锹铲土,“越是凶险的地方就越可能有宝藏,这道墙壁后面肯定有好东西!”正说着话,墙壁上的土突然簌簌而下,一堆白色的贝壳脱落下来,转眼就堆积满地。

“是贝壳?”竹竿大吃一惊,“四川这地方到处是山,哪里来的贝壳?”

“也许在古蜀国的时候这里是汪洋大海呢!”蔡大头故作聪明。

竹竿在蔡大头的脑袋上打了一下:“古蜀国距离现在才四千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海难道蒸发了吗?”

朱大哈捂着嘴忍不住乐起来。

蔡大头瞪起眼睛:“笑什么?难道还是贝壳自己游到蜀地的?”

“贝壳没有长腿,当然不会自己跑到蜀地。”马小波罗捡起一枚贝壳,“我看到过一份资料,说三星堆发现的贝壳都来自印度洋。”

“越说越离谱。”竹竿不以为然,“既然来自印度洋,它们隔着崇山峻岭是怎么跑到遥远蜀地的?”

“它们是被南亚商人当成货币带过来的。”马小波罗说。

“什么?货币?”竹竿笑得前仰后合,“小鬼,你可真能骗人!贝壳这东西要是能当钱的话,我和大头每天站在海边捡贝壳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竹竿叔,你要知道古蜀国地处内陆,美丽的贝壳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马小波罗说,“当时,南亚国家的人就用贝壳做货币和他们做贸易,也就是说贝壳就是古钱币。”

蔡大头听得入了神:“可惜了,这些贝壳现在没有价值了。”

看到贝壳已经没有了价值,竹竿不再参与讨论,他一脚踢飞贝壳,忙着挥锹铲土。眨眼间,一堆晶莹剔透的白骨逐渐显露。

竹竿扔了铁锹,眼睛里闪烁着贪婪:“大头,我们发财了!是象牙!”

“头儿,别逗了,三星堆地处四川,哪里会有大象?”蔡大头不信,“不过是一堆兽骨罢了!”

“是象牙!”竹竿的手在微微颤抖,“兽骨哪有这么好的光泽?”

“难道这些象牙也是南亚国家的商人带过来的?”朱大哈问马小波罗。

“不,这些象牙都来自古蜀国。”马小波罗说,“数千年之前的古蜀国一带是产象的,只是到了后来,因为气候的原因象群才逐渐南下。这也就是现在我们在四川看不到大象的缘故……”

连日的奔波让朱大哈十分疲倦,他靠着土壁竟然打起了瞌睡。冰凉的雨滴落在脸上,他浑身一激灵,马小波罗和竹竿、蔡大头都不见了踪影,周围是一片原始森林,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满眼都是巨树和藤蔓。大雨倾盆,落在树叶上砰砰作响。“马小波罗!”朱大哈吓得大喊。

羊皮书摘录: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三星堆的象牙就来自于本地。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记载,“岷江地区有犀牛、大象出没”;史书《国语》也记载,“巴、浦两个地方的犀牛和大象多得难以尽数。”